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曾广钧所作的《丙戌冬在两江督署寄上伯父侍郎公(其二)》。诗中表达了对伯父侍郎公的敬仰与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为官之艰辛与责任之重大。
首联“鞬腰作吏还徵福,鞅掌从公亦太劳”,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为官者的辛劳与付出。“鞬腰”形容官员弯腰鞠躬,恭敬地处理政务;“徵福”则暗示为官者虽辛苦,但也有造福百姓的一面。“鞅掌”形容事务繁忙,“从公”则表明为官者尽心尽力为公事奔走。“太劳”则直接点明了为官之不易。
颔联“臣里未容閒海鹤,君门申命重山鳌”,进一步表达了对伯父侍郎公的尊敬。海鹤象征闲适自在的生活,而“臣里未容閒”则表明为官者无法享受这样的生活;“君门申命重山鳌”则通过比喻,强调了伯父侍郎公作为高官的责任重大,如同山岳一般稳固而不可忽视。
颈联“日边花诏来辜月,云里蒲轮挟怒涛”,描绘了伯父侍郎公的威严与权力。花诏象征着皇帝的恩赐,而“辜月”则可能是指时间的流逝,暗示伯父侍郎公的权力与影响力深远持久;“云里蒲轮”则通过蒲轮车的比喻,展现了伯父侍郎公的威仪,而“挟怒涛”则暗示其权力的强大力量。
尾联“忠义一门盟带砺,鳣连南北卫神皋”,总结了对伯父侍郎公的评价。盟带砺象征着忠诚与坚守,而“鳣连南北”则可能指伯父侍郎公在南北两地的影响力,同时“卫神皋”则表达了对伯父侍郎公保护国家、维护和平的崇高赞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伯父侍郎公的描述,既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为官者所面临的挑战与责任,以及对国家与人民的忠诚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