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五十八首(其十三)

十幅澄江练。袅香丝、文心一缕,惊才绝艳。

出水芙蕖生梦颖,丰致嫣然初见。

恰又似、朝霞舒卷,张绪风流标格好,比垂杨、一树灵和殿。

眼灼灼、更如电。

思骑黄鹤寻仙眷,诉喁喁灯前才子,泪痕清泣。

怪底风人俱善感,各带一分哀怨。

记当日、春蚕丝缠。

剪彩裁云工绮语,把鸳花、金粉思量遍,成往事、说来倦。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贺新郎》词,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情感的复杂与深邃。开篇“十幅澄江练”,以江面的清澈与广阔起兴,隐喻情感的纯净与深远。接着“袅香丝、文心一缕”,将情感比作轻柔的香丝,细密而绵长,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细腻与持久。

“出水芙蕖生梦颖,丰致嫣然初见”两句,以出水芙蓉的清新与美丽,象征初次相遇的美好与惊艳。紧接着“恰又似、朝霞舒卷”,将情感比作朝霞的绚烂与变幻,表现了情感的丰富与多变。

“张绪风流标格好,比垂杨、一树灵和殿”,通过对比张绪的风流与垂柳的优雅,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特质与美感。接下来“眼灼灼、更如电”,以闪电般的速度形容情感的强烈与瞬间爆发。

“思骑黄鹤寻仙眷,诉喁喁灯前才子,泪痕清泣”,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渴望与追求,以及在现实面前的无奈与痛苦。最后“怪底风人俱善感,各带一分哀怨”,指出人们普遍对情感的敏感与共鸣,以及哀愁的情感体验。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既有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与艺术才华。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十四)

愁向欢场起。易销魂、才人结习,大都如是。

只觉江山多寂寞,无处教人欢喜。

抱斯意、吾侪应尔,抑郁无端同故态,更飘零、知遇俱相似。

共回首、雁声里。

闲情十载抛流水,念家山暮云回合,自伤羁滞。

丽句清词刊落尽,柳絮今沾泥滓。

有锦瑟、吟编曾毁。

尚忆孱躯痴绝日,病琅邪、几为多情死,同调者、那堪此。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十五)

秋在台城路。听吴娘、小楼低唱,萧萧暮雨。

画里帘波丁字水,每忆垂杨一树。

逐落叶、随风飘舞,南北东西行万里,对河山、漂泊犹如故。

谁耐写、别人处。

能诗司马吾家住,记泥墙钗痕墨沈,昔年曾获。

不道河楼留雪爪,又惹宝鸿相诉。

邀笛奏、王郎新谱。

我或前身据床客,踏荒烟、曾表桓公墓。

历寒食、又三度。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十六)

一丈清凉界。倚高梧、解衣盘薄,髯其堪爱。

七十年来无此客,余韵留风犹在。

问何处、桐阴不改,名士从来多似鲫,让词人、消受双鬟拜。

可容我、取而代。

文章烟月思高会,好年华青尊红烛,歌容舞态。

太白东坡浑未死,得此人生差快。

弹指耳、时乎难再。

及见古人图画里,动无端、生不同时慨。

口欲语、意先败。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十七)

海内无多友。聚离踪、黄金台畔,一杯残酒。

南北东西廿年路,别绪千回禁受。

君去矣、吾能归否,明日怀人何处最,记离亭、半树初黄柳。

一展卷、一回首。

君能使笔如挥帚,谅斯人天非无意,勋名终有。

卿相之荣等闲耳,何事方为不朽。

莫但学、邹枚赋手。

爱惜年华开万卷,笑尘容、碌碌随人后。

任馀子、曳履走。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