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白牡丹》,创作于唐代。这首诗通过对比白花与红花(牡丹)的不同命运,抒发了作者对于被世人忽视和误解的心情。诗中“白花冷澹无人爱”表达了一种孤独感,似乎只有作者自己欣赏这白花的清雅。而“亦占芳名道牡丹”则是在说,即便是美丽的牡丹也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社会意义。
接下来的两句“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则是作者借古代传说的东方朔赞美白花之事,来比喻自己虽然才华横溢,却不被世人认可,被误解为只适合做朝廷中的小官。这里的“应似”表达了一种期待或希望,而“被人还唤作朝官”则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苦涩。
整首诗通过白花与牡丹的对比,以及古代传说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不被认可、个性不被理解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藕新花照水开,红窗小舫信风回。
谁教一片江南兴,逐我慇勤万里来。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
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纳麻衣称道情。
曾结草庵倚碧树,天涯知有鸟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