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萤火诗

火中变腐草,明灭靡恒调。

雨坠弗亏光,阳升反夺照。

泊树类奔星,集草疑馀燎。

望之如可灼,揽之徒有耀。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鉴赏

这首《咏萤火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沈旋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萤火虫在夜幕下的独特魅力与生命之光的顽强。

首句“火中变腐草”,以“腐草”比喻生命的起点,暗示萤火虫从微小的生命开始,如同腐草化为火焰,展现出生命的奇迹与转变。接着,“明灭靡恒调”描绘了萤火虫光亮时隐时现,如同火焰般忽明忽暗,充满了变化与不确定性,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雨坠弗亏光,阳升反夺照。”这两句对比鲜明,前句描述即使在风雨交加的恶劣环境中,萤火虫的光芒也不减分毫,象征着生命力的坚韧不屈;后句则以太阳升起,光芒万丈,反衬出萤火虫虽小却能与自然界的强大力量相抗衡,展现出其独特的存在价值。

“泊树类奔星,集草疑馀燎。”这两句将萤火虫比作停歇在树上的流星和聚集在草间的余烬,形象地描绘了它们在夜空中或静止或闪烁的美丽景象,同时强调了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

“望之如可灼,揽之徒有耀。”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萤火虫光芒的向往与追求,但又意识到这种光芒只能远观而不可触及,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对生命短暂与珍贵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萤火虫这一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美丽,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与哲学探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见解和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1)

沈旋(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沈约子。历官司徒右长史、太子仆。以母忧去官。官终南康内史,以清治称。集注父所著《迩言》

  • 字:士规
  • 籍贯:南朝梁吴兴武康

相关古诗词

赋得雾诗

窈郁蔽园林,依霏被轩牖。

睇有始疑空,瞻空复如有。

游蛇隐遥汉,文豹栖南阜。

既殊三五辉,远望徒延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咏雀诗

肌薄少滋腴,色浅非丹翠。

不惧越王羞,宁怀秦后珥。

傍檐葺寒草,循场啄馀穗。

且欣大厦成,焉须鸿鹄志。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巫山高

巫山光欲晚,阳台色依依。

彼美岩之曲,宁知心是非。

朝云触石起,暮雨润罗衣。

愿解千金佩,请逐大王归。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

芳树

幸被夕风吹,屡得朝光照。

枝低疑欲舞,花开似含笑。

长夜路悠悠,所思不可召。

行人早旋返,贱妾犹年少。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