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夜同王季重姜仲讱何龙友观灯米仲诏光禄宅

考槃不在远,高馆帝城隅。

乐事时相假,春来景更殊。

鸿钧转邹律,明媚满皇都。

士女新妆炫,侯门锦帐纡。

千金竞一刻,百宝溢交衢。

每上六鳌驾,云中双凤扶。

何如清净地,光现牟尼珠。

树发银花火,屏妆金缕图。

列筵星彩动,番席月轮孤。

大地涵瑶镜,千家坐玉壶。

羁心怜越鸟,新调听吴歈。

楚客捐兰佩,燕人混酒徒。

萍逢缘不偶,星聚事宁诬。

未论千秋事,聊穷五夜娱。

游何须秉烛,饮且恰呼卢。

兴剧愁更促,歌清缓夜徂。

百年聊复尔,七尺胡为乎。

遇景应同惜,寻盟未许逋。

群公自钟鼎,小子渴江湖。

他日怀芳躅,南征雁有无。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元宵节期间京城的繁华景象与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开篇“考槃不在远,高馆帝城隅”以隐居之意起笔,引出对京城热闹场景的描绘。接着,“乐事时相假,春来景更殊”点明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色与节日氛围相互映衬。

“鸿钧转邹律,明媚满皇都”运用比喻手法,将律动的时节比作鸿钧的转动,展现出京城的明媚春色。接下来,“士女新妆炫,侯门锦帐纡”描绘了人们盛装出行的场景,侯门贵族的豪华生活与普通百姓的欢庆形成对比。

“千金竞一刻,百宝溢交衢”表现了元宵节期间的热闹非凡,各种珍宝充斥街头,人们争相观赏。通过“每上六鳌驾,云中双凤扶”这一句,诗人巧妙地将神话元素融入现实场景,增添了浪漫色彩。

“何如清净地,光现牟尼珠”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前文的繁华形成对比。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绘了自然美景与精致装饰,以及宴会的盛大场面,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奢华。

“大地涵瑶镜,千家坐玉壶”以瑶镜和玉壶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美丽景色。最后,“羁心怜越鸟,新调听吴歈”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欣赏。

“楚客捐兰佩,燕人混酒徒”通过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不同身份人士在节日中的相聚与交流。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反思人生短暂与世事无常,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明朝元宵节的繁华景象,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友情、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242)

李孙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萧拙脩年兄

传道螺川信,高天未可呼。

典型捐物望,肝胆失吾徒。

强仕通金马,清心比玉壶。

兰风朋好洽,鼎望野朝孚。

鸥鸟狎相伴,鹓班间一趋。

棘闱收誉髦,玉署想楷模。

燄赫非难致,清贞肯受濡。

鸿冥谢弋慕,鹏徙托南图。

白下虚真气,湘潭有大夫。

朝方新物色,瓯已卜师儒。

赉弼天心杳,修文地下需。

苍茫凶问远,萧瑟客怀孤。

未竟青云业,俄惊白日徂。

相舂绝邻里,流涕满街衢。

忍策巨卿马,聊陈孺子刍。

千秋哪复问,双眼不禁枯。

寂寂高山曲,人琴已两亡。

形式: 排律

寓冲虚观作

浮来蓬岛定何年,秀出芙蓉片片鲜。

世界风尘无此地,山中丘壑别藏天。

遥凭仙路如堪往,初入玄都暂借眠。

丹灶尚留仙令迹,铜龙还自羽人传。

天边鸾鹤霞齐度,洞口桃花秋亦然。

藜杖每扶朝雨后,樵歌多到晚钟前。

纵无仙骨宁甘俗,说甚尘心不尽捐。

朋好洽来无约束,水云到处恣留连。

坐忘雾色侵筵几,静有泉声送枕边。

岁月长留峰四百,沧桑曾阅世三千。

觉来十载长安路,何似兹游数日缘。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渡江重游燕子矶弘济寺诸胜

片帆风渡大江平,绀宇参差入望明。

旧识名山曾有路,重来迁客不胜情。

烟霏古洞衣裳湿,云拥丹梯杖屦轻。

坐石每移松顶日,步林时听柳阴莺。

满天灏气孤亭矗,万顷湖光一艇横。

望望蜃楼开市远,飞飞燕子结巢成。

禅堂寂寞传钟响,芦岸萧条起篴声。

王谢风流尘土没,齐梁台殿莽烟生。

露薄瑶草春长驻,风落昙花雨亦晴。

自爱江山长不改,只怜人代浪推萍。

形式: 排律

初秋同林少宰罗司成游鸡鸣山

凉雨初收景乍妍,客裳沾洒思翛然。

招携同叩鸡鸣寺,眺望仍登鹫岭巅。

霜落渚莲秋万顷,风归巢鹤树千年。

萧王香殿埋芳草,宋苑经台起暮烟。

两度宦游供汗漫,六朝风物足留连。

金门一别星辰隔,白下同来岁月偏。

簪绂未妨仙吏傲,酒杯宁负远公缘。

尚怜泽雉樊中啄,终儗冥鸿人外骞。

丹灶罗浮砂未改,金书衡岳鸟还传。

武陵不是人间世,好共他年访列仙。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