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赵清献故居

隐隐数间清献宅,只在城东竹树中。

龟鹤不知何处去,谁将白鹿继高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隐约可见几间清净的献祭住宅,
它隐藏在城东的竹林和树木之中。

注释

隐隐:隐约可见。
清献宅:清净的献祭住宅,可能指祠堂或隐居之处。
城东:城市的东部。
竹树:竹子和树木。
龟鹤:长寿的龟和鹤,象征长寿和吉祥。
何处去:去了哪里,暗示消失或不知所踪。
白鹿:白色鹿,古代常用来象征仙人或圣贤。
高风:高尚的品格或遗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幽雅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高洁精神的追求。

“隐隐数间清献宅”一句,以“隐隐”二字设定了整个意境的低回与朦胧,"数间"则指代赵清献的故居,"清献"二字既是赵清献之名,也有清净献颂之意。通过这一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这处旧宅的深情和敬仰。

“只在城东竹树中”接续上句,更具体地指出了故居所在之处——城东的竹林之中。这一景象不仅是空间的描绘,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竹子常象征着清高和坚贞,这里则可能暗示了对赵清献品格的赞美。

“龟鹤不知何处去”一句,以神话中的长寿之物——龟与鹤,比喻时间的流逝与往昔人物的消失。"不知何处去"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迷惘,暗示了诗人对于那些高洁志趣者的怀念。

“谁将白鹿继高风”最后一句,则是对传统美德和精神理想的追问。“白鹿”在古代文化中往往象征着纯洁与吉祥,这里或许指的是赵清献的高尚品行。"继高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种高洁志趣的向往和期盼,希望有人能够继续这种精神传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品格的赞美,寄寓了诗人的怀旧之情和对高尚理想的追求。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伯兄新楼十首(其十)

七弦之外数联诗,袅袅炉烟酒半卮。

岂独对床堪听雨,不如话到月斜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伯兄新楼十首(其九)

楼头小圃径斜通,种竹休教势倚空。

好是故庐犹在眼,未应脩筱障西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伯兄新楼十首(其八)

月满阑干风满衿,浪因景物动清吟。

钟惊老鹤翻金刹,角引栖鸦投暮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伯兄新楼十首(其七)

未说楼居即是仙,自然高处隔尘寰。

谁家双鹤鸣清晓,声在东边竹树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