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片石访严陵,江云路几层。
冰花寒可拾,残柳贯难胜。
雪浪催今古,沧波阅废兴。
荒台遗迹在,风雨共谁登。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俞玫的《消寒分咏(其一)》,以访古抒怀为主题,展现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自然景色的描绘。首句“片石访严陵”点出诗人探访严陵遗迹,严陵即东汉隐士严光,这里寓含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次句“江云路几层”描绘了江面云雾缭绕,山路蜿蜒,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寻访的兴致。
第三、四句“冰花寒可拾,残柳贯难胜”,通过“冰花”和“残柳”这两个意象,描绘了冬季江边的寒冷景象,同时也暗含岁月流转、人事变迁之意。第五句“雪浪催今古”进一步强化了时间的流逝感,而“沧波阅废兴”则表达了江水见证了历史的兴衰。
最后两句“荒台遗迹在,风雨共谁登”以荒凉的遗迹和风雨中的景象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孤独感,以及对后人无从接力的遗憾,寓言了世事沧桑,人事如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不详
风递数声长,征人凄断肠。
无功羁绝域,有梦隔殊乡。
白发人千里,黄沙雁几行。
客愁消不得,锦字盼流黄。
冻断梨云路,閒庭乍雪天。
风棂光闪烛,箫局暖偎烟。
湘女凌波伫,嫦娥抱月眠。
罗浮如可到,梅折数枝妍。
风雪逼岁除,称觞又今日。
泉壤去不返,十载梦魂隔。
随侍安可期,顾复悲畴昔。
常闻儿初生,每拟堪巾栉。
设帨非悬弧,颇觉期望失。
郁怀谁为宽,劳瘁易致疾。
晨夕已减餐,提携仍恳切。
最小偏垂怜,寝食依亲侧。
长往遗孤儿,雏发犹覆额。岂识罔极恩。
但苦音容没。千行赤子泪,何补春晖德。
一樽长跪奠,芳草墓门碧。
处士高风恋五株,清溪吾亦爱吾庐。
苔矶软覆渔人钓,贯得江鱼上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