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保暹师

近闻高静趣,犹寄广陵居。

夜会听琴阻,秋期看月疏。

几成归越梦,久绝入梁书。

四释分题处,年来一榻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最近听说高静的兴趣,仍然居住在广陵之地。
夜晚的聚会因听琴而受阻,秋天的约定也变得稀疏。
几乎做起了返回越地的梦,很久没有收到过梁地的朋友来信。
四时的诗题分发之处,近年来总是空荡荡的。

注释

近闻:最近听说。
高静趣:高静的兴趣。
犹:仍然。
广陵居:广陵之地(古代地名,今江苏扬州一带)。
夜会:夜晚的聚会。
听琴:听琴声。
阻:受阻。
秋期:秋天的约定。
归越梦:返回越地的梦(越:古国名,今浙江一带)。
绝:断绝。
入梁书:收到梁地的朋友来信(梁:古国名,今河南一带)。
四释:四季的诗题。
分题处:分发诗题的地方。
年来:近年来。
一榻虚:空荡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文兆所作的《寄保暹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保暹师的思念之情。首句“近闻高静趣”表明诗人听说保暹师生活清静高雅,暗示了对方的隐逸或修行生活。次句“犹寄广陵居”则点出保暹师居住在广陵(今江苏扬州),显示出距离之遥。

“夜会听琴阻”描绘了诗人原本期待夜晚与保暹师一起聆听琴音的聚会因某种原因未能实现,透露出遗憾和期待落空的情绪。“秋期看月疏”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之间的联系变得稀疏,只有秋天的明月作为共同的回忆。

“几成归越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越地(今浙江一带)的怀念,以及对与保暹师相聚的梦境般的渴望。“久绝入梁书”则反映了通信的中断,加深了彼此间的隔阂。

最后两句“四释分题处,年来一榻虚”揭示了诗人自己的境况,他所在的禅院中,当年与保暹师共论佛法的地方如今空荡无人,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抒发对远方友人思念之情的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禅意。

收录诗词(14)

释文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闽(今福建)人(《湘山野录》卷中)。九僧之一(《清波杂志》卷一一)。今录诗十四首

  • 籍贯:一作南越

相关古诗词

赠天柱山盺禅老

几年天柱居,韬光外浮世。

禅心混沌先,诗思云霞际。

山雪涤茶铛,溪泉濯祖毳。

富德鄙利徒,贵道轻权势。

竹牖晴长开,松扉夜不闭。

霜严庭树萎,雨暴龛灯翳。

红叶遇寒烧,白头逢暖剃。

终期为近邻,清话素相契。

形式: 排律 押[霁]韵

寒食野步

寒食出重闉,郊原忽怆神。

人悲新旧冢,花落古今春。

名位空标史,贤愚尽委尘。

斜阳回首处,垄木噪鸦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十年弓剑为谁苦,万里山河不自由。

形式: 押[尤]韵

颂古五首(其一)

老胡彻底老婆心,为阿难陀意转深。

韩干马嘶青草渡,戴嵩牛卧绿杨阴。

形式: 偈颂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