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四首(其二)

卜居镜湖上,一庵环翠屏。

竹林藏谽谺,岭路蟠青冥。

鶱腾立奇石,崭绝瞻危亭。

车马虽扫迹,猿鸟与忘形。

我行半九州,蹋尽芒鞋青。

岂知雪满鬓,于兹敞云扃。

丹砂收箭镞,茯苓斸人形。

辽天渺归鹤,一瞬三千龄。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翻译

选择在镜湖边居住,一座庵堂环绕着翠绿的山屏。
竹林深藏山谷幽邃,山路蜿蜒直通青天之顶。
我在奇特的石头上展翅飞翔,遥望高耸的危亭。
虽然车马痕迹已无,我与猿鸟相处得如朋友般自由。
我游历了大半个中国,踏遍青山,鞋子都磨破了。
未曾料到,岁月匆匆,白发已满头,此刻在此地打开心扉。
炼丹药以收藏箭头,掘茯苓似寻觅人形图案。
辽阔的天空中,归鹤渺茫,一瞬间仿佛跨越了三千年光阴。

注释

卜居:选择居住。
环翠屏:环绕绿色山屏。
竹林:竹子林。
谽谺:深谷。
蟠青冥:蜿蜒至青天。
鶱腾:展翅飞翔。
危亭:高亭。
扫迹:不留痕迹。
忘形:融为一体。
半九州:大半个中国。
芒鞋:草鞋。
雪满鬓:白发满头。
敞云扃:敞开心扉。
丹砂:炼丹材料。
箭镞:箭头。
茯苓:药草。
斸人形:挖掘像人形的图案。
辽天:辽阔天空。
归鹤:归巢的鹤。
三千龄:三千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感怀四首(其二)》,描绘了诗人卜居镜湖边的隐逸生活。首句“卜居镜湖上”,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镜湖的宁静与开阔为后文的山水描绘奠定了基调。接下来,“一庵环翠屏”写出了庵庐依山而建,四周环绕着苍翠的山峰,犹如屏障。

“竹林藏谽谺,岭路蟠青冥”两句,通过描绘竹林深邃和山路蜿蜒直入青天,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深远。诗人寓居于此,仿佛与世隔绝,只有飞鸟和猿猴为伴,体现了他的超然心境。“车马虽扫迹,猿鸟与忘形”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人感慨自己遍历九州,历经沧桑,如今却在此地过上了简朴的生活,雪白的发丝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岂知雪满鬓,于兹敞云扃”表达了对时光荏苒的感叹,以及对眼前清幽生活的满足。

最后两句“丹砂收箭镞,茯苓斸人形”暗含修炼之意,可能象征诗人追求内心的平静与长生不老的愿望。然而,“辽天渺归鹤,一瞬三千龄”则以鹤归辽天的遥远和瞬间千年的时间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刻认识,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永恒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镜湖边的隐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感怀四首(其三)

平生喜栽花,赖以娱寂寞。

小园财一亩,粲粲万跗萼。

典衣买紫桂,辍食致红药。

阡眠香草茂,掩苒烟柳弱。

踏雨探花开,障风畏花落。

虽惭童心在,终胜尘事缚。

今日疾稍间,天气亦清廓。

啼鸟寒不归,可以侑吾酌。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感怀四首(其四)

残年迫衰谢,婴疾归乡枌。

诸贤渡江初,总角幸有闻。

才非楚倚相,亦能读典坟。

夫岂或使之,后死与斯文。

世儒凿户牖,道术将瓜分。

孤陋守一说,百氏殆可焚。

后来岂无人,鼻垩谁挥斤。

巍巍贞观治,房魏出河汾。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感怀四首(其一)

老病与世绝,屏迹三家村。

我居一何陋,举手屋可扪。

客至不能迎,坚坐度朝昏。

一窗修竹下,超然傲羲轩。

外物自变迁,内景常默存。

黄流不注海,浩浩朝昆崙。

妙道本自得,至言初不烦。

功成出绪馀,犹足康黎元。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感怀

半年建安城,士友阙还往。

出门每太息,还舍犹惝恍。

有酒谁与倾,得句空自赏。

疏直触人情,低回泚吾颡。

岂无佳山水,正尔寄梦想。

何当载亲朋,烟浦摇两桨。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