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书怀

平生技拙笑屠龙,去国尤惭易道东。

回望飞云亲舍下,不堪伏枕左书空。

四方未了男儿志,一饭长怀国士风。

怜我已深兄弟好,愿从之子客东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一生技艺平庸,只能嘲笑梦想屠龙,离开国家更觉惭愧,如同向东行走容易却无能为力。
回首望去,故乡的云彩下,难以忍受空床独眠,枕头左边空荡无人。
胸怀天下壮志未酬,每餐都怀念国士的风范。
对我关爱深切的兄弟情深,希望能跟随你去东蒙做客。

注释

技拙:技艺平庸。
屠龙:传说中能杀死巨龙的绝技,比喻难以实现的梦想。
去国:离开国家。
易道东:容易的东行之路,比喻看似简单实则困难的事。
飞云:形容家乡的景象。
伏枕:卧病在床。
左书空:枕头左边空着,暗示思念或失落。
四方:天下各地。
男儿志:男子汉的志向。
国士风:国士般的高尚品格。
怜我:怜惜我。
兄弟好:深厚的兄弟情谊。
东蒙:地名,可能指东蒙山或者东蒙地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博在患病期间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忧虑,以及个人的无力感。诗中“平生技拙笑屠龙”一句,通过自谦的口吻,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才华不够、无法施展抱负的遗憾。"去国尤惭易道东"则表明即使离开家乡,也难以忘怀东方故土的思念。

"回望飞云亲舍下,不堪伏枕左书空"两句,诗人通过对远方亲人的回忆和书信往来的描写,传达了身处异地、病中孤独无助的情感。这里的“不堪”表达了一种难以忍受的心境,而“左书空”则强调了书信的空泛与无效,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

"四方未了男儿志,一饭长怀国士风"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抱负和对国家的关切。尽管身体虚弱,只能一饭之地,但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思虑却始终如故,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宽广、情操高尚的一面。

最后,“怜我已深兄弟好,愿从之子客东蒙”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同情,以及希望能够得到兄弟般的友谊和支持,以共同承担国家大任的心声。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诗人在困顿中对于集体力量的一种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与心路变化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士人的忠诚、忧国和自谦,同时也反映出宋代士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38)

卫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吴子文

东游吴苑定何年,犹有佳名处处传。

殆过百闻今果尔,相逢一笑两欣然。

强藏燕石知君厚,试乞鸾胶为我煎。

世上功名端易与,共期云翼跨芝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二猫诗

地偏人迹希,斋厨冷如刷。

老僧挑野菜,岂识腥与血。

饥鼠知自迁,畜猫竟徒设。

我来客南斋,盘餐稍罗列。

烹炮愧寡鲜,弃置谢琐屑。

二猫亦慕膻,媻跚事争齧。

小儿强解事,叱逐加撞㧙。

尺箠未去手,二猫复及闑。

惩羹肯吹齑,废食未因噎。

小儿恚猫痴,提耳当割切。

谢儿儿勿嗔,我曹更痴绝。

要之等为口,已矣莫中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不寐

夜深耿不寐,鼻息闻比邻。

家童亦倡酬,轰雷隐床漘。

病夫默攲枕,愈觉展转频。

天籁寂不闻,独此声轮囷。

悬知鼾睡夫,定非识字人。

不然事纷纠,岂得全其真。

世上学书儿,颇结烦恼因。

多识一丁字,便欲了八垠。

谁甘冻龟缩,竞作寒螀呻。

今日为何时,酣寝图安身。

往往中夜兴,起舞徒逡巡。

大哉出世士,天地衾枕均。

首压西山巅,气盖北海滨。

死生一梦觉,寒暑同屈伸。

时于两踵间,出息疑氤氲。

蝴蝶亦翩翻,客主谁疏亲。

譬如善饮人,号呶观众宾。

又如富家翁,经营笑弥贫。

优游木雁际,卒岁谁斧斤。

问我无眼禅,答君妙入神。

我亦起洗盏,软脚长安春。

垂我大鹏翼,脂我神马轮。

未经华胥国,聊追葛天民。

梦回复惘然,唤起啼丛榛。

形式: 古风

次韵张司法题郑少尹庭下绯桃

梅飘柳坠半春中,庭下绯英细作丛。

刺眼定添新叶绿,伤心应似故园红。

玄都怨感成尘事,石髓追游满地风。

报答春光须作意,乱飘繁萼向晴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