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竹咏》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首句“击节歌离骚,湘灵招不得”,以屈原的《离骚》为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昂与情感的抒发,却仿佛无法唤起湘水女神的共鸣,暗含着一种知音难觅的感慨。
“开门看月明,幽篁倚苍石”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画面,月光洒在竹林之上,竹子依偎在苍老的石头旁,既表现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品格,也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春风千万花,花落春无迹”则将视角转向春天的生机与繁华,无数花朵在春风中绽放,但当它们凋零之时,春天似乎并未留下任何痕迹,暗示了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之间的对比。
最后,“此君冷淡姿,常有好颜色”是对竹子的直接赞美,竹子以其独特的冷淡姿态,却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色泽,象征着诗人所推崇的高洁、坚韧而不失优雅的品格。
整体而言,《竹咏》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