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郎山

昨日山东州,马耳索御凌风嘶。

今日军市中,不觉已落山之西。

山之面背一无异,不待风烟变化神已迷。

危关度雪岭,乱石通荒蹊。

林间小草不识风日自太古,我行终日仰羡木杪幽禽啼。

但见雨色来,云物飒以凄。

忽然长啸得石顶,痛快如御骏马蹄。

万里来长风,五色开晴霓。

长剑倚天立,皎洁莹鸊鹈。

平地拔起不倾侧,物外想有神物提。

诗家旧品嵩少同,画图省见巫山低。

谁令九华名,独与八桂齐?

千态万状天不知,敢以两目穷端倪。

骞腾谁避若飞隼,侧瞰何屈如怒猊。

千年落穷边,烟草寒萋萋。

若非郦亭书生此乡国,物色谁省曾分题。

乾坤至宝会有待,岂有江山如此不著幽人栖。

颇闻山中人,云间时闻犬与鸡。

只疑名山别有灵境在,不许尘世穷攀跻。

不是先生南游有成约,径欲共把白云犁。

九疑窥衡湘,禹穴探会稽。

玉井烂赏金芙蕖,日观倒捲青玻璃。

风烟回首莫潇洒,南游准拟相招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郎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昨日山东州,马耳索御凌风嘶”,以动态的场景开始,仿佛引领读者穿越时空,感受山风的呼啸与马儿的嘶鸣,营造出一种壮阔的氛围。接着,“今日军市中,不觉已落山之西”则通过时间的转换,暗示旅程的延续,同时也预示着景色的变换。

“山之面背一无异,不待风烟变化神已迷”一句,表达了山的神秘与不可预测性,即便是熟悉的地方,也可能因为不同的视角或心境而产生新的发现。接下来的描写,如“危关度雪岭,乱石通荒蹊”,进一步展示了山的险峻与原始之美。

“林间小草不识风日自太古,我行终日仰羡木杪幽禽啼”则将目光转向自然界的细微之处,小草与幽禽的和谐共生,引发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但见雨色来,云物飒以凄”描绘了雨后山间的景象,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忧郁的感觉。而“忽然长啸得石顶,痛快如御骏马蹄”则通过作者的个人体验,展现了与自然的深度连接与释放。

“万里来长风,五色开晴霓”、“长剑倚天立,皎洁莹鸊鹈”等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融入了作者对自由、高洁品质的追求。而“平地拔起不倾侧,物外想有神物提”则表达了对超然物外、超越世俗的向往。

“诗家旧品嵩少同,画图省见巫山低”将郎山与古代名山并列,强调其艺术价值与审美地位。最后,“谁令九华名,独与八桂齐?”则提出了对名山地位的疑问,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的追求,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挂书牛角图

长安江都搏手空,台司光禄谁雌雄?

大事既去乃尔耳,渠头不斫将安容?

喑呜千年楚重瞳,将军视之犹楚公。

挂书牛角亦偶尔,史臣比拟良未同。

青青泽中蒲,秀色自凌空。

可怜徐包徒,学术皆凡庸。

君不见群儿驱羊竟何功,晋阳桃李亦秋风。

缑山图画有如此,何如长作多牛翁。

形式: 古风

清江曲

清江芙蕖玉可怜,岸花汀草自年年。

来鸿去雁不相识,晓露无声香暗泣。

江楼缥缈如花人,望之见之不可亲。

无限晴云锦树新,愁眉只向遥山颦。

遥山一千里,长在愁眉底。

镜里繁华过眼空,遥山铸向青铜中。

遥山遥复遥,芙蕖霜早彫。

明日愁眉为谁扫,月白江清天未晓。

形式: 古风

除夕

百岁三分一,初心谩慨然。

空囊难避节,青镜不留年。

静阅无穷世,閒观已定天。

履端思后日,四鼓未成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晚上易台

遗台连废垒,落日展遥岑。

海岳天东北,燕辽世古今。

每当多感慨,直欲罢登临。

莫更留尘迹,千年不易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