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边报示诸将

插羽惊传赤白囊,胡行如鬼尚跳梁。

颇闻庙算无遗策,但遣封人谨豫防。

送死定知天悔祸,追奔宁使汝争彊。

将军剩有封侯印,尽扫无令一镞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闻边报示诸将》是宋代诗人叶梦得所作,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边疆战事的关注与对将士们的勉励之情。

首句“插羽惊传赤白囊”,描绘了边疆战报以急促的方式传达,箭矢如同急促的信使,传递着战争的消息。这里的“赤白囊”可能象征着不同性质的情报,或代表了敌我双方的动态,形象地展现了战事的紧张与紧迫。

接着,“胡行如鬼尚跳梁”一句,以“鬼”喻敌军,形容其行动诡秘、难以捉摸,犹如鬼魅般在战场上跳跃,突显了敌军的狡猾与战事的复杂性。

“颇闻庙算无遗策,但遣封人谨豫防”则表达了对朝廷战略的肯定与对前线将领的期待。庙算,即庙堂之策,指朝廷的战略决策;封人,古代官职,此处泛指前线将领。这两句强调了朝廷的战略部署没有遗漏,要求前线将领谨慎预防,体现了对战局的高度重视和对将领的信任。

“送死定知天悔祸,追奔宁使汝争彊”两句,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的渴望。送死,意味着牺牲,这里暗示了战争带来的巨大伤亡;天悔祸,表达了对战争灾难的谴责;追奔,追赶逃敌,宁使汝争彊,则是对胜利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念。

最后,“将军剩有封侯印,尽扫无令一镞亡”两句,是对将军们英勇作战的鼓励与期待。封侯印,古代封赏功臣的印章,象征着荣誉与地位;尽扫,彻底清除,这里表达了对彻底战胜敌人的决心;无令一镞亡,意为不让任何一枚箭矢受损,体现了对武器装备的珍惜与对战斗胜利的绝对信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战事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对将士们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和平的深切向往。叶梦得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安危的忧患意识和对于英雄主义的颂扬。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虏酋复过河王师出讨

羽檄初徵天下兵,误惭一阵守王城。

秦兵出项终何得,汉将征辽会扫平。

便遣幽燕驱号令,久怜河洛污膻腥。

书生岂解论几事,讵信平凉有劫盟。

形式: 七言律诗

遣晁公昂按行濒江营垒

他日传烽望夕烟,重来老更负戎旃。

我言固自平平耳,王事那辞数数然。

转饷未应劳木马,摧锋犹或要戈船。

天威本自无多杀,万一征和属此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闻兀朮将过淮再遣晁公昂觇师

狂酋屡惯骋长驱,未省新军有被庐。

快饮勿辞金凿落,先声须破铁浮图。

䞤官尔自疲千里,飞将吾宁较一夫。

试向八公山上望,当关何用守濡须。

形式: 七言律诗

登南城

大江南渡是长干,北望清淮岁已寒。

废垒至今闻鹤唳,苍山从古自龙蟠。

鬓毛白尽空看镜,髀肉销来尚据鞍。

折箠不能笞黠虏,遗民犹有汉衣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