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渡江云·咏桂》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章钰所作,以桂花为主题,描绘了桂花的独特魅力与高洁之气。
首先,“灵根生自直,金风玉露,特地酿天香。”开篇即以“灵根”点出桂花的非凡之处,金风玉露渲染出桂花生长的环境,天香则直接描绘了桂花的香气,既写出了桂花的自然生长状态,又突出了其香气的高雅与独特。
接着,“岿然仙客号,月殿岧峣,手种记寒簧。”这里将桂花比作仙客,居住在月殿之上,手种寒簧,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桂花的生长环境,更赋予了桂花以仙气和高远的意境。
“含贞吐烈,越高华、越见芬芳。”进一步赞美桂花的品质与香气,含贞吐烈形容其内在的正直与外在的热烈,越高华、越见芬芳则强调了桂花香气的浓郁与持久。
“谁似君、婆娑云外,惯染御衣黄。”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桂花独特魅力的赞叹,将其比作在云外婆娑起舞的仙子,能够染上皇家的衣裳,暗示了桂花的尊贵与不凡。
“吟商。荷觞倦后,菊约联初,向岩阿延赏。”这一段描述了赏桂的情景,通过吟诗饮酒、与菊花相约,展现了人们对于桂花的喜爱与欣赏,同时也体现了桂花在文人心中的地位。
“有阿师、吾无隐尔,指点当场。”诗人邀请一位老师来指点赏桂的场合,进一步强调了桂花作为文化象征的意义。
最后,“小山剩有留人处,怕相逢、败兴吴刚。”这里以小山为喻,表达了桂花虽好,但也要避免过分沉迷,以免影响到其他美好的事物,如吴刚的故事,寓意着要保持平衡与节制。
“馨逸甚,冬容看伴松篁。”结尾再次强调了桂花的香气之浓烈,以及它在冬季与松竹相伴的景象,进一步深化了桂花的高洁与坚韧的形象。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桂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哲理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咏物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