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暮春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即将过去、夏季来临的时节感。
"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这两句表明春日里的花朵已经逐渐凋零,而新的红色则在上海棠(一种植物)上显现出来。这是对过渡季节的生动描绘,也隐含着时间流转、物换星移之意。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这两句则写到了春末夏初时节特有的植物景象——荼蘼(一种野生植物)开放,以及天棘的刺和莓墙的细致之美。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春末花事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过往时光的留恋,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详
:字君玉,生于华阳(今四川成都),徙舒(今安徽庐江)。他是王罕之子、王珪的从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越调隋家曲,当年亦九成。
哀音已亡国,废诏尚留名。
仪凤终沉影,鸣蛙祇沸声。
凄凉不可问,落日背芜城。
千里秦淮在玉壶,江山清丽壮吴都。
昔人已化辽天鹤,旧画难寻卧雪图。
冉冉流年去京国,萧萧华发老江湖。
残蝉不会登临意,又噪西风入座隅。
谈空一纪馀,重出访岩居。
身是汾阳嗣,囊惟郭璞书。
公侯倒屣后,泉石结茆初。
山顶收榛栗,经秋信莫疏。
大泽穹天莽同色,碧瓦阊门晓花白。
石岩左右断行人,洞庭一夜冰千尺。
曾持汉节单于垒,北风如刀割人耳。
知怜冻足苦双摧,一生不向遐方履。
凭谁赠我紫衣裘,中吴风土清且柔。
令严气正天地肃,长歌白苧临寒流。
玉兰酒熟金醅溢,太白连云尚殊□。
书窗半掩昼始开,几日红梅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