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荆公介甫

数病门稀出,常贫客少过。

经纶知龃龉,耕钓亦蹉跎。

两事艰难极,孤心感慨多。

素交千里远,谁听此时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很少有人来访我这破旧的居所,贫困的生活使我朋友稀少。
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隐居耕钓,我都遭遇了许多挫折和耽误。
这两条道路都充满艰辛,使我内心充满感慨。
虽然有千里之遥的知己,但又有谁能在这时倾听我的歌声呢?

注释

数病:形容居所破旧,生活贫困。
门稀出:来访的人很少。
常贫:经常处于贫困状态。
客少过:拜访者稀少。
经纶:治理国家或筹划大事。
龃龉:比喻困难和阻碍。
耕钓:隐居耕种和钓鱼,指田园生活。
蹉跎:光阴虚度,耽误。
两事:指经纶和耕钓。
孤心:孤独的心。
感慨多:感慨很多。
素交:老朋友,素来交往的朋友。
千里远:距离遥远。
谁听:谁能倾听。
此时歌:此刻的歌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写给王安石(字介甫)的一首表达友情和感慨的诗。诗人描述了自己的困顿生活,疾病缠身,门庭冷落,朋友来访稀少。他感叹自己在仕途上难以施展抱负,即使退而躬耕或垂钓,也未能摆脱生活的蹉跎。诗中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远方知己的思念。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王安石的遥远思念,询问谁能理解并倾听他的此刻之歌。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了对人生际遇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寄孙正之

貌癯心苦气飘飘,长饿空林不可招。

能举丘山惟笔力,可摩云日是风标。

诗篇缀缉应千首,学术窥寻岂一朝?

耳冷高谈经岁远,江南春动雪还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寄孙正之二首(其二)

隐似龙蛇应有待,清□冰雪更无双。

志留世外虽遗俗,文落人间或过江。

峻节但期终老学,健诗犹愧一时降。

风骚近亦思强伴,恨未高吟共北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寄孙正之二首(其一)

两人怀抱喜相投,初得青山一日游。

已听高文吟太古,更开昏眼洗清流。

共寻素壁题皆遍,欲去红桥钓始休。

回首至今嘉兴在,梦魂犹拟奉觥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

隆名盛位知难久,壮字丰碑亦易亡。

枣木已非真篆刻,色丝空喜好文章。

岘山汉水成虚掷,大厦深檐且秘藏。

好事今推霅溪守,故开新馆集琳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