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位在明代享有盛名的文人王长公,以“再挽”之名,表达了对其才华与品德的深切怀念。首句“弱冠中原结驷行”,描绘了王长公年轻时即已显露出非凡才情,游历四方,名声远播。次句“朝阳争睹凤皇鸣”,以凤凰喻指王长公的才华横溢,如同朝阳初升,引得众人瞩目。接着,“朱弦万古回长夜”一句,以古琴的象征,赞美王长公的文章如万古长夜中的明灯,照亮人心。而“彩笔三朝擅大名”则直接点明王长公在三个朝代中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后两句“座上雪花凌楚泽,垆头虹色贯秦城”,运用自然景象的比喻,进一步展现王长公文章的影响力和深远。雪花凌越楚泽,虹色贯穿秦城,形象地说明了王长公作品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最后,“为知兜率迎新帝,不向遮须问旧盟”表达了对王长公作为文人,不仅才华出众,更具有高尚的人格,能够适应时代变迁,迎接新君,同时不忘旧盟,保持忠诚与节操的赞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高度赞扬了王长公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展现了其在明代文坛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