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昊天玄都观

性同相见易,紫府共闲行。

阴径红桃落,秋坛白石生。

藓文连竹色,鹤语应松声。

风定药香细,树声泉气清。

垂檐灵草影,绕壁古山名。

围外坊无禁,归时踏月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相处容易情意深,共游紫府觅幽心。
小径桃花纷扬落,秋日石坛白如银。
青苔蔓延竹色翠,仙鹤交谈松韵深。
风静药香飘渺细,林间泉声与水清。
屋檐下草影摇曳,墙壁上古山名显。
坊门外无拘无束,月光下归途悠然。

注释

性同:情感相通。
相见易:相处容易。
紫府:道教仙境。
闲行:悠闲漫步。
阴径:幽深的小路。
红桃落:落下的红桃花。
秋坛:秋季的石坛。
白石生:白石头生长。
藓文:青苔的纹理。
连竹色:连接着竹子的颜色。
鹤语:鹤的鸣叫。
松声:松树的声音。
风定:风停息。
药香:草药的香气。
细:微弱而细腻。
树声泉气:树木和泉水的声音。
垂檐:低垂的屋檐。
灵草:神奇的草药。
影:影子。
绕壁:环绕墙壁。
无禁:无拘无束。
归时:归程时刻。
踏月明:踏着明亮的月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开篇“性同相见易,紫府共闲行”两句,表达了与道法相同、在神仙宫阙中自由漫步的情境,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接下来的“阴径红桃落,秋坛白石生”描述了一条被阴影覆盖的小路上飘落着红色的桃花,而秋天的祭坛旁长出了白色的奇石。这样的景象不仅美丽,而且蕴含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藓文连竹色,鹤语应松声”则是对环境中细微之处的捕捉,苔藓与竹子相连呈现出一片翠绿,而鹤鸣声与松林中的回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

“风定药香细,树声泉气清”中,诗人捕捉到了微风带来的淡雅药香,以及树木间传来的声音与清新的泉水之气,这些都是对自然界中细小而美好事物的感受。

“垂檐灵草影,绕壁古山名”则是对一处幽静所在的描写,窗棂下投射着灵异之草的影子,而古老的山脉环绕着墙壁,传递出一种历史的沉淀与神秘。

“围外坊无禁,归时踏月明”表达了诗人在这仙境中自由行走,没有任何禁忌。而当归程之时,脚下是清澈的月光,这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也是心灵上的一种洗涤。

整首诗通过对色彩、声音、气息等多方面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使人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仙境般的宁静与美好。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赋月华临静夜

长空埃?灭,皎皎月华临。色正秋将半,光鲜夜自深。

九霄晴更彻,四野气难侵。

静照遥山出,孤明列宿沈。

高人应不寐,惊鹊复何心。

漏尽东方晓,佳期何处寻。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

银汉波澜溢,经旬雨未休。

细听宜隔牖,远望忆高楼。

风急飘还断,云低落更稠。

走童惊掣电,饥鸟啄浮沤。

丝网张空际,蛛绳续瓦沟。

青蛙多入户,潢潦欲胜舟。

雷怒疑山破,池浑似土流。

灰人漫禳厌,水马恣沈浮。

广陌应翻浪,贫居恐作湫。

阳精藏不耀,阴气盛难收。

远色重林暮,繁声四壁秋。

望晴思见日,防冷欲披裘。

枕润眠还懒,车羸出转忧。

散空烟漠漠,迸溜竹修修。

树暗蝉吟咽,巢倾燕语愁。

琴书凉簟净,灯烛夜窗幽。

天下那能向,龙边岂易求。

湿烟凝灶额,荒草覆墙头。

酒思凄方罢,诗情耿始抽。

下床先仗屐,汲井恐飘瓯。

危坐徒相忆,佳期未有由。

劳君寄新什,终日不能酬。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酬光禄田卿六韵见寄

以病辞朝谒,迂疏种药翁。

心弥念鱼鸟,诏遣理兵戎。

绕户旌旗影,吹人鼓角风。

雪晴嵩岳顶,树老陕城宫。

莅职才微薄,归山路未通。

名卿诗句峭,诮我在关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题山寺

千重山崦里,楼阁影参差。

未暇寻僧院,先看置寺碑。

竹深行渐暗,石稳坐多时。

古塔虫蛇善,阴廊鸟雀痴。

云开上界近,泉落下方迟。

为爱青桐叶,因题满树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