憎蚋

火云烧空无处避,深入山林屏幽翳。

松声竹影差可人,高枕石头眠薜荔。

矇松欲堕无何乡,奇痒爬搔纷芰制。

??黑子著两股,劣视焦螟何琐细。

苍头在旁具言状,谓特可憎是为蚋。

昼飞夜息繁有徒,胚胎郁蒸育芜蘙。

使彼为虺蛇之螫,则已焚于伯益之熭。

惟其一蚊之睫有馀栖,九牛之毛不足计。

故虽离朱莫睹其翼而善飞,䚦俞弗闻其声而工噬。

盖天地万生,其么么微眇未有尔若者。

而小则抓麻姑之爪,甚或疥疡医之齐。

岂非族虽微而猥多,形易潜而叵测。

吁嗟先生归休乎,物固有时姑小憩。

蚊蠛蠓,满乾坤,可奈渠何苦攘袂。

一叶秋,群动闭,蚋何之兮岂其殪。

先生于时,融融泄泄。半枕风清,千山月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憎蚋》的鉴赏,原文如下:

火云烧空无处避,深入山林屏幽翳。松声竹影差可人,高枕石头眠薜荔。矇松欲堕无何乡,奇痒爬搔纷芰制。黑子著两股,劣视焦螟何琐细。苍头在旁具言状,谓特可憎是为蚋。昼飞夜息繁有徒,胚胎郁蒸育芜蘙。使彼为虺蛇之螫,则已焚于伯益之熭。惟其一蚊之睫有馀栖,九牛之毛不足计。故虽离朱莫睹其翼而善飞,䚦俞弗闻其声而工噬。盖天地万生,其么么微眇未有尔若者。而小则抓麻姑之爪,甚或疥疡医之齐。岂非族虽微而猥多,形易潜而叵测。吁嗟先生归休乎,物固有时姑小憩。蚊蠛蠓,满乾坤,可奈渠何苦攘袂。一叶秋,群动闭,蚋何之兮岂其殪。先生于时,融融泄泄。半枕风清,千山月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生存环境的艰难与微小生命的顽强,诗中的蚊虫虽然细小,但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存在和活动无处不在。火云烧天,无处逃避,只有深入山林寻找庇护。这首诗通过对蚊虫生活状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顽强生存能力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自然界中生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充分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造诣。

在这首诗中,方岳通过蚊虫这一微小生命体的描述,揭示出大自然中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即使是最为人所忽视的小生灵,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这也反映出了作者对自然界中生命多样性和平衡状态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具有较高的造诣,同时也是对自然哲学的一种深层次探讨。

总体来说,方岳这首《憎蚋》以其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情感和精妙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世界,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生命价值和尊重每一种生物存在的思考。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题义约

向来祁山赭如天,迩来祁山翠如碧。

祁山草木皆精神,祁山人材方气魄。

君不见癸丑诸贤奉亲策,武成殿前天咫尺。

太微星动豹尾班,祁山人作龙头客。

所以天留老子山之侧,为守云烟护山碧。

山转碧兮人转奇,未许右科专此席。

前头更有文状元,努力风鹏九霄翮。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题王尉半竹

吾始过西斋,破于玉川屋。

中有山泽癯,雪灯共夜读。

秋声入雨听,手携墙下竹。

携锄斸荒苔,宁甘食无肉。

今春初行鞭,稍觉风月肃。

既成为诗喜,破奉起新筑。

旧闻君家猷,兴寄尚幽独。

一日无此君,亦自憎面目。

君其几代孙,秀色若可掬。

万事不挂口,翛然对寒玉。

城中寸金地,官舍迫林麓。

曾微百肘宽,难杂以花木。

尚遗一半何,留之与云宿。

形式: 古风

题刊匠图书册

黄金汉鼎青错落,绿玉秦玺红屈蟠。

龙翔凤翥入刀笔,宝晋山林风月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题刊字蔡生

六经四十三万字,古未版行天所秘。

鲁才得见易春秋,书到汉时犹默记。

不知何年有尔曹,误我百世惟寸刀。

日传万纸未渠已,宇宙迫窄声嘈嘈。

一第竟为吾子慁,办笔如椽补龙衮。

生毋谓我不读书,待捡麻沙见成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