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刘诜的《题浓淡竹》以“浓淡竹”为题,巧妙地描绘了竹子在不同距离下展现出的不同美感,以及其在晚风中独立的姿态,表达了对竹子清雅之美的赞赏。
首句“远看如淡近看浓”,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竹子在远观时呈现出的淡雅之感,而在近处细看时则显得更加浓郁和生动。这种视觉上的变化,不仅展现了竹子本身的特质,也暗示了欣赏艺术作品时,视角与距离的重要性。
次句“双立亭亭傲晚风”,进一步刻画了竹子的形象。在这里,“双立”不仅指两根竹子并排而立,更寓意着竹子的坚韧与挺拔,它们在晚风中独立而傲然,不畏风雨,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后两句“俗眼未应轻拣择,此君清致本来同”,则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对美的普遍认可。这里的“此君”指的是竹子,诗人通过这句话强调了竹子清雅之美的普遍性和价值,认为即便是普通人也能欣赏并认同竹子的高洁品质,不应轻易忽视或轻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