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春日(其四)

过此春风节,徙家及鸡狗。

我田非筐箧,胡可挈而走。

播穫自高曾,小人敢不守。

清明告诸墓,易世能知否。

身是晋陶潜,宅边仍五柳。

今春较阴寒,丰歉卜邻叟。

盘饤落花生,寿以蕃薯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人在春天耕作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情。诗人以“过此春风节,徙家及鸡狗”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春风吹拂、万物复苏的景象,鸡犬相随,一派生机勃勃的乡村生活图景。接着,“我田非筐箧,胡可挈而走”,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他们与土地紧密相连,无法轻易离开。

“播穫自高曾,小人敢不守”则体现了世代相传的农耕传统,强调了农民对于祖先留下的耕作方式的尊重和坚守。“清明告诸墓,易世能知否”,通过清明时节祭扫先祖墓地的习俗,反映了农民对家族历史和传统的重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深沉的问题:在世世代代的更迭中,后人是否还能记住并传承这些传统?

“身是晋陶潜,宅边仍五柳”,诗人自比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热爱。“今春较阴寒,丰歉卜邻叟”,描述了今年春天的气候条件,通过询问邻人来预测作物的收成情况,体现了农民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和对农业生产经验的依赖。

最后,“盘饤落花生,寿以蕃薯酒”,描绘了春日里的一顿简单却充满温馨的家庭聚餐,花生和番薯酒作为食物,既体现了季节特色,也寓意着丰收和幸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以及对自然、家庭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

收录诗词(73)

梁成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幼春问讯之作(其一)

三叉河上望模糊,隐隐云端见大湖。

草木不随人鲊腐,林菁时听鬼车呼。

有如白水辞微禄,直为青山误老夫。

愁愧双鱼劳问讯,长贫今较一锥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答幼春问讯之作(其二)

秋霜入鬓已堪怜,旧事思量更黯然。

父子纪群交再世,主宾瑜策话同年。

毛锥无用垂疏秃,羽扇非时合弃捐。

谁料不谈阿堵客,老来偏欲乞囊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答幼春问讯之作(其三)

乞食茫然任所之,言词既拙计工诗。

屈原泽畔吟多苦,庾信江南赋甚悲。

归路渴思双马角,鬻身贱值五羊皮。

不知七十虞奚老,尚有他时富贵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答幼春问讯之作(其四)

年过方知畏后生,波澜才思令人惊。

常闻温峤呼英物,未怪文渊爱客卿。

新法祖龙方蔑士,诸儒孔鲋尚谈经。

琴书不惜相持赠,望汝文章老更成。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