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孙花翁韵

湖海几经年,论交岂偶然。

坐间尊岛佛,客里识坡仙。

解使狂心服,还羞懒腹便。

拈来唐句法,玄入小乘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湖海中漂泊多年,我们的交往难道是偶然吗?
在座间饮酒时,我有幸结识了如佛般的你,像苏东坡那样的文豪。
你的才情让我折服,连我的狂放之心也感到谦卑,你的学识让懒散的我也感到惭愧。
你精通唐诗的韵律,深入理解了佛教的小乘禅法。

注释

湖海:形容经历丰富或漂泊不定的生活。
偶然:意外或非计划的。
坐间:座位之间,指聚会场合。
尊岛佛:比喻有高人风范的人。
坡仙:指苏轼,因其诗文才情被尊称为仙人。
狂心:放纵不羁的心性。
懒腹:懒散无为的心态。
唐句法:唐代诗歌的韵律和技巧。
小乘禅:佛教的一个分支,注重个人修行。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叶茵的作品,体现了她对佛学和禅宗的深厚兴趣。开篇“湖海几经年,论交岂偶然”表达了作者对友情长存的珍视,以及这种友谊并非偶然,而是宿缘所致。这不仅是对人际关系的肯定,也反映出诗人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

“坐间尊岛佛,客里识坡仙”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人在座间感受到如同佛陀一般的宁静与威严,而在客中又仿佛遇见了山野中的隐逸之士。这两句通过对比,将现实生活与精神追求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

“解使狂心服,还羞懒腹便”一方面可能暗示诗人曾有过放纵不羁的一面,但在佛法或禅学的修持下,这份狂野之心得到了平复。同时,作者又表达了一种自嘲,似乎对于自己过去的某些行为感到羞愧。

“拈来唐句法,玄入小乘禅”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对唐诗艺术的掌握,以及她对佛教中“小乘”即 Hinayana 的理解与实践。这里的“小乘”通常指的是较为个人化、追求自我解脱的佛教路径,与大乘佛教相对,后者更强调众生平等和普度众生的理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人际交往的反思以及个人精神修为的表达,展现了叶茵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她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

收录诗词(350)

叶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 字:景文
  • 籍贯:吴江笠泽

相关古诗词

次抚松韵

昂藏苍髯翁,违世号独立。

女萝千丈丝,依倚忘岌岌。

有客眠疏阴,感慨百世人。

不悟女萝累,甘为女萝亲。

猗欤山下兰,清芬传楚泽。

野蔓不可干,此道何曾息。

形式: 古风

次得雨韵

畎亩思国事,笺天泪成流。

鲜风鼓中夜,涷雨喧西畴。

一饱将如愿,卒岁应莫愁。

料得廊庙心,犹怀沟壑忧。

香灯答帝力,籉笠悬车头。

白首逢三登,酣歌娱春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游法喜寺韵

招提四百载,不与世劫俱。

松陵拱空觉,柏香祠真如。

时秋兆嫩凉,揖客登其庐。

廊邃碑篆剥,阁迥钟声疏。

中有白足侣,光现摩尼珠。

勘问点头石,奔走观心狐。

坐我六和室,风回晴窗虚。

棋枰迭胜负,哗音发酒馀。

饱分蔬笋供,似可山林居。

同是百年客,得此一日娱。

远社不复见,熟与斯人徒。

松日簸斜影,麾儿呼移厨。

驾流来鲈乡,野云黏菰蒲。

客散渔火稀,冉冉吟篷孤。

形式: 古风

次韵二首(其二)

古貌如君更古心,舣舟来伴故人吟。

十分酒醉忧时切,一点灯昏语夜深。

半似画图经雨壁,不成宫徵乱风琴。

个中好办栽梅计,胜友从教载月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