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玉璜有制为悬磬以进者诗以咏之

忆昔昆山英气发,卞氏琢成杂佩物。

非琚非珩如半月,九原曾伴苌弘骨。

瑰宝至竟难埋没,牧童失火重瞳掘。

剔除苔藓色怫郁,土华剥蚀不可扢。

雷纹夔篆细毛发,当年佩服联黼黻。

制为悬磬想抱屈,璜欲言之口终吃。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汉玉璜有制为悬磬以进者诗以咏之》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通过对一块汉玉璜的描述与赞美,展现了古代玉石工艺的精湛与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首句“忆昔昆山英气发”,开篇即以昆山比喻玉石的产地,暗示玉石的珍贵与灵气。接着“卞氏琢成杂佩物”引用卞和献玉的故事,赞颂了玉石匠人的技艺高超,将普通的石头雕琢成了珍贵的佩饰。

“非琚非珩如半月,九原曾伴苌弘骨”两句,通过对比琚、珩两种玉器形状,形象地描绘了玉璜的独特形态,并借苌弘的故事,强调了玉石的神圣与价值。

“瑰宝至竟难埋没,牧童失火重瞳掘”则表达了即使在历经沧桑之后,这块玉璜依然被发现,其价值难以被忽视。接下来的“剔除苔藓色怫郁,土华剥蚀不可扢”描绘了玉璜出土时的状态,虽历经岁月侵蚀,但其色泽依旧鲜明。

“雷纹夔篆细毛发,当年佩服联黼黻”通过描述玉璜上的纹饰,展现了古代玉石雕刻艺术的细腻与复杂,以及与服饰装饰的紧密联系。

最后,“制为悬磬想抱屈,璜欲言之口终吃”以悬磬和玉璜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古代工匠智慧的敬仰,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汉玉璜的精美与历史价值,也体现了诗人对古代工艺与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欣赏。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唐寅画钟馗

进士已成仙伯,状元祗类魌头。

未免独遗馀恨,怒冲鬓发飕飕。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六月朔日作

蛎牖招凉启,纱幮借月悬。

消愁资义府,克己制情田。

梅雨思沾野,薰风静在弦。

阶芳纷异卉,瓶韵擅新莲。

溽暑行临矣,徂春已邈焉。

每因时序易,一为感伤牵。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赋得洞庭张乐

忆昔轩皇临楚泽,因传广乐按云和。

宫商之外有神解,律吕以来无是过。

湘渚竹如赓节奏,君山树欲舞婆娑。

伶伦何幸裁清管,正则非时问汨罗。

鸾凤不教栖玉圃,鱼龙宛尔出烟波。

太和终古咸池会,还胜峰青想舜娥。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嘲擘蓝擘蓝蔬属也有育类木本经廿馀春秋者故戏嘲之

擘蓝可以供盘餐,味比霜菘及露薤。

阿谁培植类鸡树,历岁经冬常不坏。

优孟衣冠竟异群,欲傲连畦蕈姜芥。

春前弄影争庭竹,秋后避寒辞苑桧。

汝看大椿将散木,护惜人工夫岂赖。

斥仙充隐古有之,卉物区区亦奚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