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温毅夫还山

寻常惜别到今非,反袂翻无涕可挥。

下国未闻桑实美,故山谁信蕨芽肥。

鸿毛生死听时论,燕羽差池赋大归。

去与遗民谈野史,一亭宛在雪初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曾习经的《送温毅夫还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感慨。首句“寻常惜别到今非”,以寻常离别之情感起,却道出今日别离的格外沉重,暗示了友情深厚和别离的不寻常性。

“反袂翻无涕可挥”描绘了诗人面对离别,尽管心中悲痛,却已无泪可流的场景,形象地刻画了内心的哀伤至极。接着,“下国未闻桑实美,故山谁信蕨芽肥”借景抒情,以未见故乡桑实的丰收和对故山蕨芽肥美的怀念,寄托了对友人归乡的期望和对家乡的思念。

“鸿毛生死听时论,燕羽差池赋大归”运用比喻,将友人的归乡比作鸿雁听从时令而迁徙,暗示友人此行是顺应命运的选择。而“燕羽差池”则描绘了燕子成群归巢的画面,寓言友人归乡的团聚之情。

最后两句“去与遗民谈野史,一亭宛在雪初飞”,写友人离去后,诗人想象他在与乡亲们分享野史的场景,而自己则在雪初飞的季节里,望着那熟悉的亭子,心中充满对友人的牵挂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故乡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厚的友情内涵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盛伯希祭酒

郁华阁里警秋声,道在忘身况强名。

十叶承华真帝胄,五经通贯老儒生。

如闻抚剑忧边塞,复此衔杯乐圣明。

未敢劝君焚芰制,寂寥太学想阳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山居杂诗

雪山筒里勤求药,祇树园中广施金。

独有净名无一语,天风吹座落花深。

石瀃才扃三尺瀑,岩梯高罥万年藤。

窥窗欲下猿偷果,过涧仍回鹤啄冰。

山谷老人亲种树,碧池处士旧凭阑。

斜阳不改青山色,寄语时贤郑重看。

形式: 古风

潞河舟次

春色在杨柳,北风犹峭寒。

城阴连岸暝,浦浪激云宽。

蔬少厨人计,钟残旅梦安。

箧书留谏草,未折寸心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夜坐吟

铜壶咽漏夜雨长,兰缸坠穗凝寒光。

弦声凄凄管声促,送入北风闻断肠。

此歌不足听,此心不可传。

如海漾千秋,循环固无端。

阶除无声集白霰,白凤旋空羽如电。

邺台铜瓦化鸳飞,冷灰糁入甘泉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