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篇(其二)

凤凰肉不甘,麒麟肉不肥。

猛虎亦好生,何不食饘糜。

凤鸟乘于风,为皇作威仪。

麒麟乃仁兽,生草不践之。

上天命猛虎,威向豺狼施。

如何饵灵物,口腹亦细微。

生怀腥臊德,炳耀徒留皮。

吁嗟尔猛虎,哮吼诚何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猛虎篇(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比凤凰、麒麟与猛虎的不同命运和生存哲学,表达了对猛虎处境的同情与思考。

开篇以“凤凰肉不甘,麒麟肉不肥”起笔,凤凰与麒麟作为神话中的祥瑞之兽,象征着高贵与和平,它们的食物选择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与追求。接着,“猛虎亦好生,何不食饘糜”一句,将猛虎置于与凤凰、麒麟相对立的位置,提出疑问:为何猛虎不选择更温和的生存方式?

“凤鸟乘于风,为皇作威仪。麒麟乃仁兽,生草不践之。”这一段通过凤凰与麒麟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它们与生俱来的高贵品质与和谐共生的理念。凤凰飞翔于天空,为帝王增添威严;麒麟则是仁慈的象征,不践踏新生的草木,显示出对自然界的尊重与爱护。

然而,紧接着的“上天命猛虎,威向豺狼施”揭示了猛虎在自然界中的角色——作为捕食者,其存在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保护弱小生物免受侵害。这种生存方式虽然残酷,却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何饵灵物,口腹亦细微。”这一句提出了对猛虎生存方式的反思,暗示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干预与影响,以及对不同生物生存权利的考量。

最后,“生怀腥臊德,炳耀徒留皮。吁嗟尔猛虎,哮吼诚何知。”诗人感慨猛虎虽拥有腥臊的本能,却也因这些本能而被赋予了生命的尊严与力量。然而,人类对猛虎的猎杀与利用,仅仅留下了皮毛的纪念,却忽视了其内在的生命价值与存在的意义。这不仅是对猛虎的同情,也是对人类自身行为的一种反思,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应忘记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对生命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生存状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熟虑。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答王生

二女佩明珠,顺风翔蓬阙。

朝霞一膏沐,娭光流如月。

园桃何夭夭,秋霜徒磬折。

嗟尔荜门子,献玉悲三刖。

崇兰忌当门,甘泉必先竭。

布衣可终老,濮阳有芳节。

请诵伐檀篇,十亩聊怡悦。

形式: 古风

为梁生寿母作

金盘脍嘉鱼,玉瓒酌黄流。

为君寿圣善,欢乐盈林丘。

孝子贵修身,天爵为公侯。

非义而富荣,毋乃贻亲忧。

不逢尧舜禅,宁戚终饭牛。

嗟予亦有母,欲养无珍羞。

采兰不盈掬,中道化为莸。

鸡鹜日争食,凤饥呜啾啾。

勖君孝不匮,永锡尔同俦。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王子省斋

鹊鸰何友悌,飞鸣不相离。

王雎声相求,贞洁慎所妃。

君家多弟昆,金玉交光辉。

精神见山川,令我乐忘归。

君爱我离骚,洋洋风雅遗。

圣贤贵发愤,哀乐为人师。

尔躬日三省,经术是凭依。

彷佛见先王,忘言在隐微。

形式: 古风

赠大毛子

煌煌太华荷,玉颜照万方。

昔余乘白云,攀折日翱翔。

国风乐不淫,小雅哀无伤。

恭承皇降衷,好色成文章。

审声知清浊,听曲辨兴亡。

吾子乃延陵,聪明不可当。

子为清庙瑟,神人久和康。

朱弦而疏越,吾其继后行。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