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掾自北回归省长沙因简赵宣慰张徵士吕宗二判官

万里风沙断,三湘日夜流。

名成亲白首,岁暮客扁舟。

黄鹄延归思,丹枫替别愁。

眼穿回处雁,心静狎馀鸥。

细雨黄陵庙,残阳杜若洲。

渐深桑梓敬,翻畏友朋留。

送远惭羁旅,临分忆旧游。

钟声衡岳曙,帆影洞庭秋。

风壤通蛮徼,烟霞拂帝丘。

交歌明月市,倾旆压云楼。

访菊逢徵士,行瓜识故侯。

为言憔悴客,敝尽黑貂裘。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回归故乡长沙的场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联“万里风沙断,三湘日夜流”以壮阔的景象开篇,既展现了路途的遥远和艰辛,也暗示了友人归途的漫长与不易。颔联“名成亲白首,岁暮客扁舟”则表达了对友人年华老去、仍需漂泊的感慨,蕴含着深深的同情与不舍。

颈联“黄鹄延归思,丹枫替别愁”运用象征手法,黄鹄象征友人的归心似箭,丹枫则借以表达离别的愁绪,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分别时的情感。尾联“眼穿回处雁,心静狎馀鸥”通过雁与鸥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归途的关切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中间部分“细雨黄陵庙,残阳杜若洲”描绘了送别时的自然景色,细雨中的黄陵庙和夕阳下的杜若洲,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情的氛围。接下来的“渐深桑梓敬,翻畏友朋留”表达了对故乡的尊敬与对朋友留恋的复杂心情。

最后,“送远惭羁旅,临分忆旧游”直抒胸臆,表达了送别时的愧疚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尾句“钟声衡岳曙,帆影洞庭秋”以衡山的晨钟与洞庭湖的帆影收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壮阔景象,也寓意着友人归途的希望与远方的美好。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深切感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07)

揭傒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曼硕
  • 号:贞文
  • 籍贯: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
  • 生卒年:1274~1344

相关古诗词

送雷山人游山

高人雨中至,邀我游山作。

自非冥寂徒,孰遣纷华落。

方春乃发轫,残雪犹映薄。

随云度神皋,披烟望灵岳。

晞沐朝阳谷,照影清冰壑。

淹留皆隐沦,往返必恬漠。

惟应樵与牧,逢时得奇药。

归来虽未期,鬓发终如昨。

形式: 古风

望葛市有怀故人卢子仪以附他舟不得上岸相见予往赴主一书院时卢实送予至长沙今经其里不一造门能无憾乎至樊口作

顺流无风江更急,岁暮归人浩难絷。

所思只隔江上村,乱树参差不容入。

忆昨扁舟溯云梦,触热千里能相送。

我来怅望竟空还,一樽知是何年共。

樊山苍苍赤壁暮,武昌对岸黄州路。

连声大笑橹如飞,回头独送孤云去。

形式: 古风

黄鹤山听雨得清字

玄扃息深构,虚馆含馀清。

潇洒松上来,瑟缩花间鸣。

遥兼夜柝警,细与寒更并。

怀亲感离别,抚物愧生成。

土思浩方殷,春声耿逾明。

幸及朋知好,达此旦暮情。

北展非穷辕,南山梦归耕。

何言托毫素,聊与款平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湖南宪使卢学士移病归颍舟次武昌辱问不肖姓名奉寄

我本耕牧竖,结庐章江涘。

微生属休明,世尚犹典礼。

惊飙卷飞辙,寥落从此始。

三年江汉春,万事随逝水。

既昧理生术,复惭游方旨。

岂无青山归,亦有桑与梓。

何为苦留滞,眷眷存君子。

君子谅不然,东皋毕耘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