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戴宾竹

有客寻幽盟,排扉日相访。

身披翠羽衣,手植青藜杖。

挥麈恣高谈,扫门谢尘鞅。

琅玕启新声,金玉戛清响。

拈风入吟坛,弄月过书幌。

逸思定三竿,孤骞挺千丈。

淩云看少豪,傲霜誇老壮。

笋列拜天书,金茎吸云酿。

募醉忽拚袂,晚来复相向。

宾至主不迎,主坐宾不让。

愿作无言交,永言伴清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士与友人交往的雅致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与来访之客的深厚情谊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首先,诗中“有客寻幽盟,排扉日相访”两句,描绘了友人对隐居之地的向往与频繁造访的情景,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真挚。接着,“身披翠羽衣,手植青藜杖”两句,以生动的细节刻画了隐士的外在形象,翠羽衣象征着自然与高洁,青藜杖则寓意着行走在山林间的自由与超脱。

“挥麈恣高谈,扫门谢尘鞅”两句,展现了隐士与友人之间的畅谈与交流,通过“挥麈”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谈话的热烈与自由。而“扫门谢尘鞅”则表达了隐士对于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真正友谊的珍视。

“琅玕启新声,金玉戛清响”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琴瑟之声比作琅玕(竹子)的新声与金玉的清响,进一步渲染了交谈时的和谐氛围。接下来,“拈风入吟坛,弄月过书幌”两句,通过“拈风”与“弄月”的动作,描绘了隐士与友人在自然与书籍间自由游走的情景,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逸思定三竿,孤骞挺千丈”两句,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隐士与友人的思想深邃与人格高洁,如同早晨的阳光与高耸的山峰,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敬仰。

“凌云看少豪,傲霜誇老壮”两句,通过对比,赞扬了隐士与友人无论年轻还是年老,都能保持豪迈与坚强的精神面貌,体现了他们对人生的态度与追求。

“笋列拜天书,金茎吸云酿”两句,以笋的成长与金茎的汲取,象征了知识的积累与精神的滋养,进一步深化了对隐士与友人智慧与品格的赞美。

最后,“募醉忽拚袂,晚来复相向”两句,描绘了聚会结束时的场景,隐士与友人虽暂时分别,但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期待,预示着未来再次相聚的美好愿望。“宾至主不迎,主坐宾不让”两句,通过这种看似矛盾的描述,展现了隐士与友人间平等而深厚的友谊,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深刻理解。

“愿作无言交,永言伴清况”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士与友人之间超越言语的深厚情感的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状态的追求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与友人交往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高雅的生活情趣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

收录诗词(73)

王希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兰窗别号

沙明水碧茅溪上,风露香中小结庐。

何处杏坛孤操远,百年花圣一窗虚。

清标自得天然致,太极谁知不在书。

坐到无言浑与化,春风桃李又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思平闻惊书怀

忧国愿时平,思乡爱短程。

麻衣霜后薄,烽火夜深明。

蓐食催宵发,山行趁晓晴。

春晖常在目,寸草若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张彪秀才

昔年曾握手,今日喜重逢。

樽酒论交旧,篇诗入兴浓。

长途淹骏骥,稚子识人龙。

待聘吾儒事,斯文岂遂穷。

形式: 五言律诗

同陆月岩游十里庄喜太监寺

野寺依高柳,春流入乱畦。

山门初下马,丛薄乍闻鸡。

古柏枝全屈,新蒲叶半齐。

老僧迟客久,携手上招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