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兰窗别号

沙明水碧茅溪上,风露香中小结庐。

何处杏坛孤操远,百年花圣一窗虚。

清标自得天然致,太极谁知不在书。

坐到无言浑与化,春风桃李又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刻感悟。

首句“沙明水碧茅溪上”,以“沙明”和“水碧”描绘出茅溪两岸的景色,沙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溪水则呈现出碧绿的颜色,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风露香中小结庐”一句,将视线转向了溪边的小屋,微风吹过,露珠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小屋仿佛融入了这自然之中,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

“何处杏坛孤操远,百年花圣一窗虚。”这两句将视角转向历史与文化,提到“杏坛”,联想到孔子讲学之地,象征着知识与道德的传承。此处的“孤操远”暗示着一种超然独立的精神追求,而“百年花圣一窗虚”则可能是在赞美那些在文学艺术领域留下不朽之作的先贤,他们的精神如同窗前的花朵,虽已凋零,但其影响却永存。

“清标自得天然致,太极谁知不在书。”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个人品格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认为真正的智慧和高尚的品质并非仅限于书籍,而是源于内心对自然法则的理解与遵循。“太极”是中国哲学中的概念,代表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运动规律,这里暗示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深层联系。

最后,“坐到无言浑与化,春风桃李又何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在无言中与自然融为一体,仿佛时间静止,春风拂过,桃李花开,这样的景象既美丽又富有生命力,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循环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和谐、自然与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与赞美,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73)

王希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思平闻惊书怀

忧国愿时平,思乡爱短程。

麻衣霜后薄,烽火夜深明。

蓐食催宵发,山行趁晓晴。

春晖常在目,寸草若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张彪秀才

昔年曾握手,今日喜重逢。

樽酒论交旧,篇诗入兴浓。

长途淹骏骥,稚子识人龙。

待聘吾儒事,斯文岂遂穷。

形式: 五言律诗

同陆月岩游十里庄喜太监寺

野寺依高柳,春流入乱畦。

山门初下马,丛薄乍闻鸡。

古柏枝全屈,新蒲叶半齐。

老僧迟客久,携手上招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西林寺

寺古径偏曲,僧稀山更幽。

昙花如笑客,瑶草不知秋。

风细炉烟袅,云开塔影浮。

虎溪何处是,吾欲问踪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