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高和赵味辛送余之湖南即以留别

衡山高,湘水深,我为此别难为心。

君知我行不得意,为我翻作衡山吟。

衡山吟,声渐苦,凄断湘弦冷湘浦。

女萝山鬼风萧萧,七泽欲冻鼋鼍嗥。

下见苍梧万里之大野,上有祝融碍日之高标。

鱼龙广乐不复作,雁飞欲堕哀嗷嗷。

渔父挈舟入烟水,屈原行吟意未已。

千古骚人且如此,我辈升沉偶然耳。

衡山之吟吟且停,此曲凄绝难为听。

我亦不吊湘夫人,我亦不悲楚灵均。

只将此曲操入水云去,自写牢落招羁魂。

前途但恨少君共,谁与醉倒金庭春。

春来沅芷倘堪折,手把一枝归赠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名为《衡山高和赵味辛送余之湖南即以留别》。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感慨。通过“衡山高,湘水深”开篇,营造出一种壮阔而深邃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

“君知我行不得意,为我翻作衡山吟”,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心境,虽然知道前路可能不尽如人意,但仍愿意为友人创作此诗,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接下来,“衡山吟,声渐苦,凄断湘弦冷湘浦”,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仿佛在诉说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感。

“女萝山鬼风萧萧,七泽欲冻鼋鼍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离别后环境的孤寂与凄凉。接着,“下见苍梧万里之大野,上有祝融碍日之高标”,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鱼龙广乐不复作,雁飞欲堕哀嗷嗷”,通过鱼龙不乐、雁哀鸣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悲伤情绪。最后,“渔父挈舟入烟水,屈原行吟意未已”,将思绪引向历史人物屈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祝福。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与离别的哀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月下杂感(其二)

闻道嫦娥嫁,于今是结璘。

河山收地魄,宫阙烂天银。

前度曾愁我,今宵更照人。

高寒吾不畏,去路恐难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江行避潮戏成

回沙刚得一舟停,转眼潮来天地腥。

一样庐中作穷士,却教人避子胥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甬江舟中看山甚佳

甬江江头发清晓,四顾无如我舟早。

红树千行雁一声,两岸秋山入绵渺。

看山镇日开孤篷,转帆面面随樵风。

帆欹风急作鸱叫,顷刻已过山千重。

一峰对面一峰隔,每见一峰浮一白。

酒酣倒喝行云来,似有山灵谢颜色。

明朝还到海东头,青天一发见琉球。

此时回忆看山处,又似蹄涔薜棹游。

形式: 古风

和仇丽亭(其一)

前年为访天都去,今岁因探禹穴来。

来往江潭各如梦,逢君仍在越王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