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昆霞道士

曾住齐云第几峰,何年北上寄游踪。

名从白社吟中得,人在黄花冷处逢。

垂老心情同野鹤,未衰筋力付孤筇。

一囊斜挂秋风里,遍踏天涯访赤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查礼赠给王昆霞道士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道友的怀念和对其隐逸生活的赞赏。首句“曾住齐云第几峰”暗示了王道士曾经居住在风景秀美的齐云山,而“何年北上寄游踪”则追忆了他过去的游历时光。诗人通过“名从白社吟中得”表达了对王道士才华的肯定,他的名字或许源于诗社吟咏,富有诗意。

“人在黄花冷处逢”描绘了王道士在菊花盛开的季节,独自享受清冷的环境,体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垂老心情同野鹤”以野鹤自比,形容王道士虽年事已高但心境淡泊如鹤。“未衰筋力付孤筇”则赞美他的身体依然健朗,能依靠竹杖独自行走,显示出坚韧的精神风貌。

最后两句“一囊斜挂秋风里,遍踏天涯访赤松”,形象地写出王道士背着行囊,在秋风中漫游,寻找仙人赤松子的场景,寓意他对道教理想和长生不老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也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2)

查礼(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川归化恭纪一百韵

帝德恢无外,皇慈格有苗。

山高凭箭定,诗美咏弓弨。

卉服齐通禹,垂裳尽仰尧。礼成行■祃,乐奏制《咸》《韶》。

勋业垂青汗,声灵怒赤熛。

信知怜趯兔,不仅变飞鸮。

陇蜀疆隅广,西南险阻饶。

微卢周代助,邛笮汉时朝。

羌僰长驰后,羁縻历世遥。

民风徵象译,使节遣星轺。

玉垒森千嶂,金川渺一嶛。

子来曾号赤,虫细合名幺。

鐻耳斑衣倩,雕题翠发髟。

从征殳共执,受职宠仍邀。

居逸偏多戾,潜深敢自骄。

邻邦兼狎侮,接壤遂攻剽。

戢戢虮缘介,逡逡犬走猋。

逋逃甘聚薮,烽燧漫侵宵。

化外难文告,安边戒动摇。

我思和以剂,彼病渴于痟。

嵎险围应顿,巢危焚必焦。

徵兵扫蠛蠓,分将靖焦侥。

尚尔矜超距,居然捍采樵。

穷鱼夸拨剌,首鼠恃跔跳。

坚守腾饥虎,烦谋聚沸蜩。

老师空擐甲,旷日但鸣刁。

圣武殷宁宇,军威重建标。

合符士尽厉,设旐骑皆骁。

上相怀孤愤,中诚冠百僚。

请行初日皎,承命北风飂。

华毂皇躬拥,芳羹御手调。

百壶樽溢蚁,三锡剑装珧。

端拱临轩槛,精禋告庙祧。

陛辞温似纩,旆出疾如飙。

师保咸攀柳,天潢亦驻镳。

共期归辔速,早庆塞氛消。

皇驿征无滞,河堧度更辽。

计程烟杏杳,冒冷雪瀌瀌。

燕岭才前夜,秦关又诘朝。

奔驰靷任绝,章奏烛频销。

眷遇交中使,精勤励后凋。

甘分厨下膳,俊肠射前雕。

慰问劳俱忘,都俞福共徼。

休光诚蔼吉,佳气自清漻。

叱驭凌千仞,连营远七桥。

需粮迟木马,涉水弃泥橇。石磴牵修绠,皮船胜小?。

寒峰指孛彗,霜气净炎歊。

中鹄须穿目,呼卢在得枭。

贪狼徒肆狡,文雉敢呈娇。

骈首奸同戮,倾心众不嚣。

悬旌遮夕照,飞炮震云霄。

喻害蟊皆贼,如耘秽是穮。

诉哀身愿缚,乞命语维哓。

将令宣乘锐,军心誓啖妖。墨痕浮盾鼻,鸱响急弓?。

天子恩真湛,东风律转条。

有嗟昆玉烬,不尚血流漂。

一面开罗网,连村保领腰。

惠方周骨体,泽已遍天乔。

懋赏桓圭搢,崇猷鷩冕超。

勋宜休鬯秬,荣岂藉房椒。

瑞霭林开雾,欢声谷应潮。

连营环嵽嵲,猛帅越岧峣。

顾盼今通道,周巡昨战碉。

怪形驱魍魉,丑类遁山魈。

坛建阶墀筑,门开彩绣飘。

蛇行股并栗,尘伏首微翘。

六事严铜柱,三章重斗杓。

感深颡屡搕,悔极泪如浇。

表赤呈金赆,抒丹奉玉瑶。

论功彰赫濯,却馈恤荒要。

稚女眉初黛,童男发尚髫。

立祠同社祭,供佛比僧寮。

壁垒逡巡撤,藩篱次第烧。

比邻安故堵,率士息征徭。

豹变开戎索,鸧鸣返革䩦。

依依循柳色,款款踏兰苕。

郊社虔笾豆,园陵肃血膋。

成平深瘗玉,峻极烈焚萧。

盛事奎章制,丰碑翠石雕。

焜煌垂有倬,惕厉示无恌。

锡燕罗彝斝,陪筵集珥貂。

鹰扬徵舞蹈,鱼藻寓笳箫。

大赉周师集,胪欢舜舞招。

即今歌宴宴,在昔梦迢迢。

挞伐高汤武,谦冲过姒姚。

乾宫纯孝备,慈圣德辉昭。

奉册亲呈表,开筵后拂褕。

珩璜和殿幕,绂绶映庭燎。

忆昨勤输挽,征车挂饮瓢。

风尘晨共发,亭廨夜堪侨。

聚米看山势,群官用部挑。

抡材及樗栎,采论愧刍荛。

郎暑旋辞庋,滇池拟驾轿。

从征期慷慨,同队逐飘飖。

奏凯寻由蜀,微臣改渡潇。

待听湘水瑟,为鼓楚江桡。

诗思惟追柳,居民并治猺。

长歌怀北阙,《击壤》比风谣。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采葛行

山头种葛葛叶长,山花落水溪流黄。

乌髻红衫脚不袜,蛮家少女面如月。

手里钩刀一尺横,截来纤葛春云轻。

为郎作丝为郎织,衣成净比秋霜色。

秋霜色,春云姿,吴绫蜀锦知多少,不及罗浮葛称时。

形式: 古风

海阳山湘漓水源歌

我昔读《水经》,曾究湘漓流。

源出始安县,阳海山之陬。

涓涓始一脉,觞泛乃为舟。

盘盓导东北,水分西岭头。

咫尺同源异千里,北曰湘水南漓水。

湘过巴丘入于江,漓至苍梧注郁止。

漓流水弱湘流强,为溯狂波筑铧觜。

刊凿灵渠万世功,谁其作者秦臣史。

渠开水似天河倾,因功谋利费经营。

续设陡门三十六,堤埒坝蓄如屯兵。

往来自此邀其惠,楚粤舟航咸利济。

人工不若天生成,安得移山重叠砌。

乾隆甲戌九月秋,上公抚字忧民忧。

羽书络绎檄余往,相度刻日工须鸠。

里粮策马走山麓,先事穷源后修筑。

兴安境尽入灵川,攀葛扪萝历幽谷。

一山突起矗大荒,石骨嶙峋百丈强。

四围无嶂亦无岫,居民指此即海阳。

山脚嵌空挂钟乳,下有清泉岩口吐。

把火直入山腹中,目击潭光彻水府。

神奸物怪不可求,阴森气逼声飕飗。

然犀我恐幽明别,邃窦岂堪人久留。

出岩丛棘钩衣裂,老树古藤悬嵽嵲。

披寻石壁获二碑,藓蚀苔侵色似铁。

摩挲漫读马陈文,字迹端遒钗脚分。

速呼童子扣墨本,天风飒飒飘秋云。呜呼!

烟霞我固有深癖,抉秘搜奇无虚夕。

湘漓于此结奇缘,作歌记事镌诸石。

形式: 古风

乳洞

临源城西南,山阜连峉峉。

十里村坞幽,所历如有获。

乳洞最称奇,理我双蜡屐,步近玉溪桥,耳根泻漰湱。

洞门敞而圆,钟乳垂累百。

左右两径通,中抱一泓碧。

泓水生巨潭,潭光射千尺。

冬夏不涸流,绿净浮鲜鲫。

二桥接方坛,坛平堪布席。

濯足俯清泉,恐扰蛟龙宅。

凭眺豁双眸,浩荡拓胸膈。

万象皆澄空,身若与凡隔。

洞尾石成田,仙迹开阡陌。

惟当种石芝,灌之以石液。

岩口多摩崖,年深苔藓积。

我固好事者,古人亦同癖。

岁月易云迁,对景悲过客。

搜剔石湖句,徘徊感今昔。

出洞复入洞,磴道陡且窄。

云气冷逼人,滃郁沾衣白。

最高洞腹广,阳崖当户坼。

披榛拾级登,烟霞栖乱石。

山下藏花宫,森森围翠柏。

绀壁沿深涧,轩窗倍静僻。

暝色澹遥岑,鸟归送日夕。

秋风振疏林,落叶声策策。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