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李秀才卷

香沐整山衣,开君一轴诗。

吟当秋景苦,味出雪林迟。

经济几人到,工夫两鬓知。

因嗟和氏泪,不是等闲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用香气沐浴整座山,为你打开一卷诗篇。
在秋天的景色中吟咏,感受尤为深沉,如同雪林中的清新慢慢释放。
有多少人能理解其中的经济之道,只有岁月才能揭示这背后的辛勤付出。
感叹和氏璧的珍贵泪水,非寻常情感所能轻易流露。

注释

香沐:用香气沐浴。
整山衣:整座山的景色。
开:打开。
君:你。
一轴诗:一卷诗篇。
吟:吟咏。
秋景苦:秋天的景色显得苦涩。
味:感受。
雪林迟:如雪林般清新但来得缓慢。
经济:指人生的智慧和实用价值。
几人到:很少有人能理解。
工夫:时间与努力。
两鬓知:从双鬓的白发看出。
和氏泪:比喻极其珍贵的情感或事物。
等闲:寻常,轻易。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即贯休)的《览李秀才卷》。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赞美李秀才的书法作品,并通过书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香沐整山衣,开君一轴诗。" 这两句表达了对李秀才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将其书写的文字比喻为如同山中清泉般清新脱俗,每一笔都充满了诗意。

"吟当秋景苦,味出雪林迟。" 这里作者通过感叹秋天的萧瑟景色和雪后的寂静林间,来形容李秀才书法所蕴含的情感深沉和笔力遒劲。

"经济几人到,工夫两鬓知。" 这句话则是说,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李秀才的书法艺术,而作者自己则是通过长时间的修炼和领悟,才能懂得其中精髓。

"因嗟和氏泪,不是等闲垂。" 最后这句诗表达了对古代女画家和氏所流下的泪水(传说中她为保存国泰民安而绘图)的感慨,暗示李秀才的书法不仅是艺术上的高超,更有着深刻的情感投入和精神寄托。

整首诗充满了对书法艺术的尊崇与赞美,也反映出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和个人情怀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览姚合极玄集

至览如日月,今时即古时。

发如边草白,谁念射声□。

好鸟挨花落,清风出院迟。

知音郭有道,始为一吟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览皎然渠南乡集

学力不相敌,清还彷佛同。

高于宝月月,谁得射雕弓。

至鉴封姚监,良工遇鲁公。

如斯深可慕,千古共清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贺雨上王使君二首(其一)

一片丹心合万灵,应时甘雨带龙腥。

驱尘煞烧连穷□,□电冲霓满窅冥。

处处已知仓廪溢,家家皆歇管弦听。

应须蚤勒南山石,黄霸清风满内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贺雨上王使君二首(其二)

由来天赞德唯馨,朋祷心期事尽行。

玄妙久闻谈佛母,感通今日见神明。

破除秋热飘萧尽,还似春时散漫倾。

他日为霖亦如此,诸生无不沐经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