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雨上王使君二首(其二)

由来天赞德唯馨,朋祷心期事尽行。

玄妙久闻谈佛母,感通今日见神明。

破除秋热飘萧尽,还似春时散漫倾。

他日为霖亦如此,诸生无不沐经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自古以来,上天赋予美德,朋友祈祷的心愿都能实现。
长久以来听说佛母的玄妙,今日感受到神明的感应。
驱散秋天的炎热,如同春风般温柔地吹过。
未来若能如雨润物,众生都将沐浴在恩泽之中。

注释

天赞:上天的赞赏或赐予。
德唯馨:美德芬芳。
朋祷:朋友的祈祷。
佛母:佛教中的女性神祇,象征智慧和慈悲。
感通:感应相通,指心灵上的沟通。
神明:神圣的存在,如神祇或精神力量。
秋热:秋季的炎热天气。
春时:春天的气候。
为霖:降雨,比喻恩惠或救助。
沐经营:沐浴在恩泽中,受到滋润和照顾。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贾休)所作,名为《贺雨上王使君二首 其二》。诗中通过对时节变化和自然现象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德行高尚者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天降甘霖、滋润万物的喜悦之情。

"由来天赞德唯馨,朋祷心期事尽行。"

这一句表明天赋予人们的是纯洁无瑕的美德,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充满了善良的祝愿和美好的期待。

"玄妙久闻谈佛母,感通今日见神明。"

这里诗人提到长久以来便听闻过关于佛教之母——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观念,而在今天亲眼目睹了这种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如同神明一般令人敬仰。

"破除秋热飘萧尽,还似春时散漫倾。"

这句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雨后的景象,炎热的夏季被雨水洗涤干净,气候变得宜人,就像是回到了春天那种舒适自在的状态。

"他日为霖亦如此,诸生无不沐经营。"

诗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和祝愿,希望未来的每一场雨都是及时降临、滋养万物,就像今天这场雨一样,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滋润与成长。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间德行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赏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深刻,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范风格。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贻世

至理不误物,悠悠自不明。

黄金烧欲尽,白发火边生。

苦惑神仙䜝,难收日月精。

捕风兼系影,信矣不须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追忆冯少常

盛德方清贵,旋闻逐逝波。

令人翻不会,积善合如何。

直道登朝晚,分忧及物多。

至今新定郡,犹咏裤襦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人之岭外

见说还南去,迢迢有侣无。

时危须早转,亲老莫他图。

小店蛇羹黑,空山象粪枯。

三闾遗庙在,为我一呜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送人之渤海

国之东北角,有国每朝天。

海力浸不尽,夷风常宛然。

山藏罗刹宅,水杂巨鳌涎。

好去吴乡子,归来莫隔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