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顺宁壁(其三)

膝下当年忆教忠,此身卜与弃捐同。

睿思夜半忧民切,羞见东窗日半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回忆起当年膝下的教导,我如今的命运如同被舍弃一般。
深夜里,深思着民生疾苦,我羞于见到东方窗户透出的半边红日。

注释

膝下:指家庭或师长的教诲。
教忠:教导忠诚。
此身:自己的身体或命运。
卜与弃捐同:比喻命运被决定,如同被遗弃。
睿思:明智的思考。
夜半:深夜。
忧民切:深深忧虑百姓。
羞见:感到羞愧看到。
东窗:东方的窗户,常用来象征朝廷或君主。
日半红:太阳升起时的红色,象征朝气或权力。

鉴赏

此诗深含豪情与忧国之心,首句“膝下当年忆教忠”言说诗人回忆起往日的教诲和忠诚的情怀,表明其立身处世的原则。接下来“此身卜与弃捐同”,则是表示对国家民族安危的深切关注,如同卜卦之象,不知何去,以此身体投入国家社稷的抉择中。

转入第二句,“睿思夜半忧民切”表现诗人在深夜时分,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忧虑,心系国事,如同晚上三更时分,仍旧无法安寝,只能长久思考。最后“羞见东窗日半红”,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无能为国分忧感到羞愧,对照着清晨的阳光,即便天色已亮,却也只能在屋内沉思,无力回天,故而心生自责。

整首诗通过夜晚的寂静与日出时的明媚,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以及个人的无力感和自我反省之情。

收录诗词(96)

王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顺宁壁(其五)

宿草初生木未阴,自栽松柏待成林。

后来剪伐应无忍,记取当时怵惕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题顺宁壁(其七)

江东山望说茅庐,庵为康家孝子居。

岂肯人间名教地,却容释老说清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题顺宁壁(其一)

养得翔鸾舞凤枝,不知雨露几含滋。

但同栎社长无用,留作明堂柱石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游默斋词后

游公已去今安在,学步虚声过午清。

最喜高谈言太极,一轮放下月华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