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刘左史光祖生日

岸容山意,随春好,人在春风独立。

立尽闲云来又去,目断一天红日。

岂不怀归,于焉信宿,此意无人识。

只看鬓发,丝丝都为人白。

风露正满人间,齁齁睡息,浑不知南北。

要上南山披荟蔚,谁是同心相觅。

天运无穷,事机难料,只有储才急。

愿公寿考,养成元祐人物。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岸边景色与山峦心意,随着春天的美好一同展现,人在春风中独自站立。
长久地站立,看着闲云飘过又散去,目光追寻着天边的一轮红日。
怎能不想念故乡,期待在此停留两晚,但这份情感无人能理解。
只看到自己的头发,一根根都因忧虑而变白。
夜色中,风露弥漫,人们沉睡,全然不知身在何处。
想要登上南山,寻找共同志向的人,却难以寻觅。
世事无常,未来难测,唯有抓紧储备人才。
希望您长寿,培养出像元祐时期的人物。

注释

岸容:岸边的景色。
山意:山峦的情感或意向。
信宿:两晚,这里指短暂停留。
鬓发:鬓角的头发,代指年龄和经历。
浑:全然,完全。
南山:指远方的高山。
同心:志同道合的人。
元祐人物:指北宋时期具有美德和才华的人物。

鉴赏

这首宋词以春天景色为背景,描绘了刘左史光祖生日时作者的感受。"岸容山意,随春好",开篇即展现出春意盎然的山水画卷,暗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人在春风独立",诗人以自己在春风中独立的形象,寄寓对友人的敬仰和期待。

"立尽闲云来又去,目断一天红日",通过描写云卷云舒和落日余晖,表达了时光流转和对友人长久相伴的渴望。"岂不怀归,于焉信宿",流露出对故乡和友情的深深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对刘左史长期在外任职的关切。

"此意无人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无人理解的孤独,而"只看鬓发,丝丝都为人白"则直接抒发了岁月催人老的感慨,以及对友人健康长寿的祝愿。

下半部分,"风露正满人间,齁齁睡息,浑不知南北",描绘了宁静的夜晚,暗含对友人远离尘世纷扰的期望。"要上南山披荟蔚,谁是同心相觅",希望与友人一同隐逸,共享宁静,寻找知音。

最后,"天运无穷,事机难料,只有储才急",表达了对国家未来人才储备的忧虑,希望刘左史能成为储备的人才,为国家做出贡献。"愿公寿考,养成元祐人物",再次重申对友人寿比南山、成就非凡的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深祝福,也融入了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魏了翁深厚的文人情怀。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青玉案.次西叔兄送南叔兄赴钤干见寄韵

中年怕踏长亭路。便自有、离愁苦。

一自送君趋幕府。

惺憁莺舌,呢喃燕觜,那解春无语。

三年山月移朝暮。独倚松风等闲度。

到得除书萦绊住。

却愁不似,当时皓月,长伴君来去。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临江仙.同日李提型亦有词因次韵

脚踏西郊红世界,才知春意分明。

不须更说锦官城。春来游冶骑,得得为渠停。

停到花眠人且去,酒杯苦欲留行。

直须醉饮到参横。不因歌白雪,三日作狂酲。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再和四年前遂宁所赋韵

一点阳和浑在里,时来尔许芳妍。

春风吹上醉痕边。隽欢欺浅酌,清晤失佳眠。

聊把繁华开笑口,须臾雨送风般。

因花识得自家天。炯然长不夜,活处欲生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叔母生日次韵许侍郎奕.临江仙为寿

春院绣帘垂,一天风月横陈。慈亲初度纪嘉名。

每从歌舞地,犹记杰魁人。

大句忽随乌鹊至,恍如前岁逢春。

只祈岁岁及兹辰。天风吹宝唾,华彩动文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