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步

一曲两曲涧边草,千枝万枝村落花。

携筇深去不知处,几叹山阿隔酒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溪边草丛一曲两曲地响,村中花朵千枝万枝地开。
手持竹杖深入走去不知到了哪里,几次感叹山峦阻隔了酒家。

注释

一曲两曲:形容溪边草丛的密集,随风发出的声音。
涧边草:溪流岸边的草丛。
千枝万枝:形容花朵繁多。
村落花:村庄周围的花朵。
携筇:携带竹杖,筇(qiòng)指竹杖。
深去:向深处走。
不知处: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
几叹:多次感叹。
山阿:山峦弯曲的地方,这里指被山所阻隔。
酒家:卖酒的小店,此指可以歇息或饮酒的地方。

鉴赏

诗人以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一曲两曲涧边草,千枝万枝村落花"中的“曲”指的是小溪流水的声音,同时也是诗人行走时脚步声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情景。"涧边草"则是指那些生长在溪边的野草,它们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换颜色,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而“千枝万枝村落花”则展现了诗人所经过的村庄中花开满径的情景,这些花朵如同点缀在田野间的小星星,美丽而不失温馨。

"携筇深去不知处,几叹山阿隔酒家"中的“携筇”则是诗人手持竹杖的画面,通过这个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悠然。"深去不知处"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漫游时那种超脱尘世的自由和放松,而"几叹山阿隔酒家"则透露出一丝乡愁与对远方的思念,尽管身处美丽的自然之中,但还是无法摆脱内心深处对于归属和温暖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这样的作品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抚慰。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阌乡寓居十首.钓竿

曾抛钓渚入秦关,今却持竿傍碧滩。

认得旧溪兼旧意,恰如羊祜识金环。

形式: 七言绝句

题画柏

不得月中桂,转思陵上柏。

闲取画图看,烦纡果冰释。

桂生在青冥,万古烟雾隔。

下荫玄兔窟,上映嫦娥魄。

圆缺且不常,高低图难测。

若非假羽翰,折攀何由得。

天远眼虚穿,夜阑头自白。

未知陵上柏,一定不移易。

有意兼松茂,无情从麝食。

不在是非间,与人为愤激。

他年上缣素,今日悬屋壁。

灵怪不可知,风雨疑来逼。

明朝归故园,唯此同所适。

回首寄团枝,无劳惠消息。

形式: 古风

壁画折竹杂言

枯缠藤,重欹雪,渭曲逢,湘江别。

不是从来无本根,画工取势教摧折。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赠广利大师歌

化人之心固甚难,自化之心更不易。

化人可以程限之,自化元须有其志。

在心为志者何人,今日得之于广利。

三十年前识师初,正见把笔学草书。

崩云落日千万状,随手变化生空虚。

海北天南几回别,每见书踪转奇绝。

近来兼解作歌诗,言语明快有气骨。

坚如百鍊钢,挺特不可屈。

又如千里马,脱缰飞灭没。

好是不雕刻,纵横冲口发。

昨来示我十馀篇,咏杀江南风与月。

乃知性是天,习是人。

莫轻河边羖䍽,飞作天上麒麟。但日新,又日新。

李太白,非通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