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见二十载,重寻事更违。
门临寒水闭,鸟向夕阳归。
吟恐成华发,闲疑入翠微。
登舟独南去,乘兴一何飞。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和辩才访仲微上人不遇》。诗人描述了久别重逢却未能如愿相见的场景。首句“不见二十载”表达了阔别已久的思念之情,而“重寻事更违”则暗示了寻找过程中的种种不如意。接下来,“门临寒水闭”描绘了上人住所的冷清与寂寥,门前的寒水和夕阳增添了凄清的氛围。
“鸟向夕阳归”以自然景象寓言,暗示诗人自己也像归巢的鸟儿一样,带着落寞的心情准备离开。诗人担心“吟恐成华发”,表达出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其中。“闲疑入翠微”进一步描绘了上人所处的山林环境,似乎在说诗人自己也想投身于这样的宁静之中。
最后两句“登舟独南去,乘兴一何飞”,诗人独自登舟离去,乘着兴致仿佛飞翔一般,既表达了对友人的遗憾,也透露出诗人自己洒脱不羁的情感。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不得相见的怅惘。
不详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来去知时候,堪怜异众禽。
双飞春雨细,对语画堂深。
寄宿雕梁稳,衔泥柳岸阴。
栖身自有处,鹰隼莫相侵。
默坐怀幽趣,谁知动郁陶。
窗虚残月在,天静少微高。
书去言难尽,眠来梦亦劳。
终期冒风雪,乘兴泛轻舠。
山耸湖心住任缘,考槃茆舍闭深烟。
月澄秋水牵吟思,花满春岩照困眠。
触石微云闲致雨,鸣皋孤鹤静闻天。
会抛此景相寻去,渺渺沧江片席悬。
地僻人稀到,病来无话端。
远山游未得,终日卧中看。
药箧经梅润,松窗过雨寒。
唯师知我趣,尘事绝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