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六首(其五)

晓看嵩少玉嶙峋,枉驾应怜处士贫。

令尹若能为保障,长衾尽覆洛城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清晨欣赏嵩山和少室山如美玉般峻峭,你来访定会因我这隐士的清贫而同情。
如果令尹大人能够提供庇护,愿他的恩泽能覆盖整个洛阳城的人们。

注释

晓:清晨。
看:欣赏。
嵩少:嵩山和少室山。
玉嶙峋:如美玉般峻峭。
枉驾:屈尊来访。
怜:同情。
处士:隐士。
贫:清贫。
令尹:古代官名,相当于宰相或市长。
保障:庇护。
长衾:大被子,这里指恩惠。
覆:覆盖。
洛城:洛阳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陆文圭所作的《读史六首》中的第五首。诗人以清晨远眺嵩山(中岳)和少室山(北岳)的景象开篇,形象地描绘出山峰如玉般清峻挺拔,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永恒。"晓看嵩少玉嶙峋",寥寥数语,画面生动,引人遐想。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贤明官员的期待,希望当政者如令尹(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能够体恤民生疾苦,特别是对于那些贫困的隐士,给予庇护和帮助。“枉驾应怜处士贫”,这里的“枉驾”是对尊贵者屈尊来访的敬称,诗人期盼令尹能放下架子,关心民间疾苦,体现出诗人关注社会公正的人文情怀。

最后,诗人进一步设想,如果令尹真的能成为百姓的“保障”,那么他的仁政将惠及整个洛城,使得所有民众都能得到温暖和保护。“令尹若能为保障,长衾尽覆洛城人”,“长衾”象征着宽厚的恩泽,诗人借此表达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希望天下苍生都能安居乐业。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对理想政治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公正治理的期盼和对民生的关注。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读史六首(其四)

广陵琴与山阳笛,哀怨千年尚未平。

正始诸贤零落尽,山王去作晋公卿。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读史六首(其三)

旷怀雅思人人有,济世经邦事事无。

终日醉眠呼不醒,明朝典午代当涂。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读史六首(其二)

暮年百事已心降,床下无人拜老庞。

病眼欲开还又闭,偷看日影下西窗。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读史六首(其一)

逐鹿纷纷尽向秦,东门牵犬亦无人。

月宫稳上青冥去,桂树秋风老此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