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野(其一)

少年挟英气,闻鸡慕刘祖。

老来卧蜗牛,风雨懒出户。

酒空薪炭尽,景况讵堪睹。

自叹衫袖短,岂曰不善舞。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翻译

年轻时充满英勇气概,听到鸡鸣就仰慕刘秀的勤奋。
年老后像蜗牛一样蜷缩,连风雨都不愿出门。
酒已喝完,柴火炭火都耗尽,眼前的景象实在难以忍受。
自己感叹衣衫破旧,怎能说我不擅长跳舞呢。

注释

少年:年轻的时期。
英气:英勇的气质。
闻鸡:听到鸡叫。
慕:仰慕。
刘祖:指刘秀,东汉开国皇帝。
老来:老年。
卧:躺下。
蜗牛:比喻生活状态极其简朴。
风雨:风雨天气。
懒出户:不愿出门。
酒空:酒已喝完。
薪炭尽:柴火炭火都用尽。
景况:境况。
讵堪睹:难以忍受。
自叹:自我感叹。
衫袖短:衣衫破旧。
岂曰:怎能说。
善舞:擅长跳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的自嘲与回忆,通过对比青年时的英气和老年时的无力,展现了生命力的消逝和时间的流逝。

“少年挟英气,闻鸡慕刘祖。”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年轻时的雄才大志,他像古代名将刘备一样,在听到鸡叫声时就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事业和理想中去。这里的“挟英气”指的是拥有豪迈的气概,“闻鸡慕刘祖”则出自《三国志》,形容早晨鸡鸣后,刘备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共同抗敌。

而“老来卧蜗牛,风雨懒出户。” 则描绘了诗人年迈时的无奈。蜗牛为昆虫名,喻指行动不便或生活窘迫。在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蜗牛,说明到了老年,体力大减,再加上恶劣天气,使得连出门的勇气都没有了。

“酒空薪炭尽,景况讵堪睹。” 这两句表达了生活的困顿与心境的萧条。诗人在用完了最后一点酒和燃料后,对周围的环境感到绝望,这里的“景况”指的是生活状况,“讵堪睹”则意味着难以忍受。

最后,“自叹衫袖短,岂曰不善舞。” 这句话充满了自嘲与无奈。诗人通过比喻自己穿的衣服袖子太短来表达自己的能力已经不足以应对现实的挑战,因此他只能自嘲地笑谈自己舞技并不差,只是因为条件所限而已。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深刻的笔触描绘了生命由盛转衰的情景,以及面对困境时人的无奈与自我安慰。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和子野见寄十二辰体

良工鼠须笔,戢戢囊颖露。

抄诗节经史,汗牛车载路。

信知文中虎,一代人不数。

细声笑蚯蝇,妙趣忘鱼兔。

东野龙无云,胡为乎泥中。

蟠屈如睡蛇,虚此云梦胸。

且骑款段马,野服随田翁。

相羊山泽间,真乐樵牧同。

开林斩猴杙,种花续春意。

他年处鸡窠,偃蹇增老气。

锦鲸卷不宜,貂狗续亦易。

老砚磨猪肝,翰墨作游戏。

形式: 古风

和卞仲祥

吾友卞南仲,别我何匆匆。

家有六男儿,乃与不死同。

阿祥更颖出,亹亹有父风。

翰墨既潇洒,文字犹研穷。

西园盖常飞,北海樽屡空。

霜寒濑水浅,蛟龙若为容。

我将归西湖,春风入脩筇。

期子梅花下,一酹孤山翁。

形式: 古风

和张仲实见寄(其一)

天地有义气,五行秋在金。

风吹庭前树,亦作清商音。

游子初离群,百感集一襟。

谅予老冉冉,无复谣善淫。

吾方用吾悟,安计他人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和张仲实见寄(其二)

古交色不变,百鍊如精金。

一别又三月,书札乖嗣音。

相望隔一水,离忧盈中襟。

秋阳不能骄,秋雨不能淫。

会面不可期,月明千里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