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晚游》由元代诗人刘秉忠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山水画卷。诗中以“山水清佳自在游”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自由自在的游历心境。接着,“利名莫莫复休休”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强调了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重要性。
“瘦筇此日真忘世”中的“瘦筇”指的是竹杖,此处借指诗人轻装简行,与世隔绝,完全沉浸在自然之中,忘记了世俗的烦恼。“长笛何人效倚楼?”则通过设问,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或吹着长笛,或倚楼远眺,享受着孤独中的宁静与美好。
“鸦落点成千树墨,雁飞横绝一天秋”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描绘了乌鸦栖息在树梢,如同点点墨迹,营造出一种深沉的秋意;而大雁高飞,横跨天际,展现出秋天的辽阔与壮美。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广阔与深邃。
最后,“归来小院松梢上,新月低斜玉一钩”描绘了诗人归家后的情景,小院中松树高耸,新月如钩,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隐含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