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平章仲一

春光满眼酒盈尊,难得同观易见分。

秋气著人凉似水,晚山和我淡如云。

清歌月影檐头转,残梦钟声枕上闻。

玄鸟欲归黄鸟断,诗哦伐木正思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刘秉忠所作,名为《寄张平章仲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首联“春光满眼酒盈尊,难得同观易见分”,开篇即以春日美景与饮酒之乐相映衬,表达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怀念。春光满眼,不仅指春天的景色,也暗含着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喜悦。酒盈尊则进一步渲染了欢聚的氛围,而“难得同观”与“易见分”形成对比,既表达了相聚不易的感慨,也预示了分别的即将到来。

颔联“秋气著人凉似水,晚山和我淡如云”,转而描写秋天的景象。秋气袭人,如同冷水般清凉,晚山与诗人相对,淡如轻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颈联“清歌月影檐头转,残梦钟声枕上闻”,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清脆的歌声与月影在屋檐下流转,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而梦中的钟声在枕边回响,则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这两句通过听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尾联“玄鸟欲归黄鸟断,诗哦伐木正思君”,以自然界的现象作为隐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玄鸟(燕子)即将南飞,黄鸟(黄莺)的叫声渐稀,象征着离别与时间的流逝。而诗人一边吟诗,一边伐木,心中却始终挂念着远方的朋友。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使得思念之情更加深沉而悠远。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四季变换、自然景色及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38)

刘秉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刘侃。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 字:仲晦
  • 号:藏春散人
  • 籍贯:邢州(今河北邢台市)
  • 生卒年:1216-1274年

相关古诗词

过天井关(其一)

云冷风高天井关,太行岭上看河湾。

九州占绝中原地,一堑拦回左界山。

王霸分争图未捲,英雄鏖战血犹殷。

华阳春草年年绿,汗马南来不放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过天井关(其二)

树锁苍烟白鸟鸣,春风花满凤凰城。

无才难料人间事,有酒何求纸上名。

分别是非谁得正?摩挲今古自宜平。

闲愁枉压眉头重,且放襟怀伴曲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天井关(其三)

青楼歌舞碧城春,王谢风流日斗新。

洛下残花犹殢客,璠间馀酒也狂人。

无田易佩苏秦印,有扇难遮庾亮尘。

白昼锦衣多睥睨,一廛何处不安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过天井关(其四)

三冬蛰物听雷惊,二月馀寒尚旅亭。

春色未归桃李树,剑光空射斗牛星。

待船客子思同济,酤酒人家竟独醒。

一曲沧浪洗烟雨,汩罗江上楚山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