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贾巡官林亭

白鸟闲栖亭树枝,绿樽仍对菊花篱。

许询本爱交禅侣,陈寔由来是好儿。

明月出云秋馆思,远泉经雨夜窗知。

门前长者无虚辙,一片寒光动水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白鸟闲栖亭树枝”,开篇即以白鸟为镜头焦点,将读者带入一个安静的庭院之中,那里有鸟儿悠然栖息于亭子上的树枝,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恬淡氛围。

“绿樽仍对菊花篱”,诗人继续描绘庭院景象,绿色的酒樽静置于菊花编织成的篱笆旁,这不仅是物象的描写,更透露出诗人闲适自得、饮酒赏花的生活情趣。

“许询本爱交禅侣,陈寔由来是好儿”,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朋友间深厚情谊和品格的赞扬。通过提及与友人的交流与交往,诗人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纷争的人生态度。

“明月出云秋馆思,远泉经雨夜窗知”,在这两句中,诗人借由自然景物——明月和远泉的细流,抒发了对遥远朋友或故乡的怀念之情。这里的“秋馆”与“夜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情感氛围。

“门前长者无虚辙,一片寒光动水池”,诗的最后两句,通过描写门前的长者(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某位德高望重之人)平日步履不乱,以及晨曦初照时水池上映出的寒光,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满足与内心的清澈。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享受宁静生活的心境。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朋友间的情谊和个人品格的重视,以及在静谧中思考人生和自然之美的哲思。

收录诗词(159)

杨巨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后改名巨济。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 字:景山
  • 籍贯: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
  • 生卒年:789

相关古诗词

薛司空自青州归朝

天眷君陈旧在东,归朝人看大司空。

黄河岸畔长无事,沧海东边独有功。

已变畏途成雅俗,仍过旧里揖秋风。

一门累叶凌烟阁,次第仪形汉上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史开封

天低荒草誓师坛,邓艾心知战地宽。

鼓角迥临霜野曙,旌旗高对雪峰寒。

五营向水红尘起,一剑当风白日看。

曾从伏波征绝域,碛西蕃部怯金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赠张将军

关西诸将揖容光,独立营门剑有霜。

知爱鲁连归海上,肯令王剪在频阳。

天晴红帜当山满,日暮清笳入塞长。

年少功高人最羡,汉家坛树月苍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李傅

知因公望掩能文,誓激明诚在致君。

曾罢双旌瞻白日,犹将一剑许黄云。

摇窗竹色留僧语,入院松声共鹤闻。

莫被此心生晚计,镇南人忆杜将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