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占送徐紫凝三首(其二)

每逢岐路一沾巾,五岭东西几度春。

游子本为归养计,故山无复倚闾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哀愁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诗人以“每逢岐路一沾巾”开篇,形象地表达了每次离别时内心的悲痛与不舍,仿佛在歧路上的每一次挥手都伴随着泪水。接着,“五岭东西几度春”一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地理的跨度,强调了离别之久,以及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诗人对友人和故乡的思念未曾消减。

“游子本为归养计”,点明了友人离家出走的初衷是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体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然而,“故山无复倚闾人”却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当友人踏上旅程,原本等待在故乡门前,期盼他归来的亲人已经不在了。这不仅是对友人离乡背井的同情,更是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以及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对故土的深情,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共鸣。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口占送徐紫凝三首(其三)

怀吴正忆浮瓜侯,访戴还须棹雪舟。

君见二君烦致语,白头难复到杭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赠沈詹山

一尺长髭已皓然,目如岩电古稀年。

南中久住丹砂令,海外曾归玉局仙。

老骥未忘歌伏枥,高鸿何必志摩天。

时来渐有西风入,好读磻溪卜猎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呈冯太守

得依仁政已三年,曾奉高谈接绮筵。

五马清风珠海上,满轮明月桂花前。

今时地望谁能及,往日诗篇世共传。

家有傅岩三命在,即看霖雨到中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云在青

忙中常自领闲机,须鬓年来白渐希。

过客不时停玉勒,高窗长日抚金徽。

清池映竹留青霭,怪石当门挂薜衣。

秋好正宜将寿酒,即看庭下凤雏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