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武侯梁父吟

世道多崄巇,君子慎所择。

愿为穷巷士,毋为诸侯客。

南阳有卧龙,门前森古柏。

登山一以眺,喟然生太息。

落落祢正平,才多遇乃厄。

矫矫孔文举,名高族为赤。

辟之齐三士,功成身被殛。

慷慨争伏死,身可赎以百。

自昔固皆然,恻怆亦何益。

閒来抱膝吟,愿言惜羽翮。

不遇三顾主,终焉隐薮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诸葛武侯梁父吟》由清代诗人王家枚所作,通过对诸葛亮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先,“世道多崄巇,君子慎所择。”开篇即揭示了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强调君子在选择道路时应谨慎行事。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洞察,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

接着,“愿为穷巷士,毋为诸侯客。”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疏离。这种对比,反映了对自由与束缚、隐逸与权势之间抉择的思考。

“南阳有卧龙,门前森古柏。”通过比喻诸葛亮如卧龙般才华横溢,门前古柏象征其深沉与稳重,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非凡才能与内敛性格。

“登山一以眺,喟然生太息。”诗人登高远望,感叹于历史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流露出对时间流逝和命运不可控的感慨。

“落落祢正平,才多遇乃厄。”通过祢衡的例子,强调了才华与命运之间的矛盾,即使拥有卓越的才能也可能遭遇不幸。

“矫矫孔文举,名高族为赤。”提到孔融,进一步探讨了名声与家族荣誉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命运与社会评价的复杂性。

“辟之齐三士,功成身被殛。”将诸葛亮与齐国的三个勇士相比较,指出虽然他们功勋卓著,但最终却遭受了不幸的命运,暗示了英雄末路的悲剧色彩。

“慷慨争伏死,身可赎以百。”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认为为了理想与信念,不惜付出生命。

“自昔固皆然,恻怆亦何益。”诗人反思历史上的相似现象,认为哀叹与同情无助于改变现状,强调了面对命运时的无奈与接受。

“閒来抱膝吟,愿言惜羽翮。”在闲暇时光中,诗人独自吟诵,表达了对自由与飞翔的渴望,以及对束缚与限制的惋惜。

“不遇三顾主,终焉隐薮泽。”最后,诗人以诸葛亮未能遇到明君刘备的典故,表达了对人才与机遇之间关系的感慨,以及对诸葛亮最终归隐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收录诗词(44)

王家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邑侯刘谦山先生于去夏受代晋省,邑人士群赋诗歌以志别,时予奉讳家居,未与其盛,今夏既释服,追赋一律

六年政绩著江乡,去后人思茇舍棠。

风雅于今孔北海,循良媲昔召南阳。

胡祆咸詟丰裁峻,广厦群欣芘荫长。

愧我未曾亲祖饯,聊将舆诵托篇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挽邑侯李母黄太夫人

伤春最是落花天,矧复星沈婺女躔。

八百孤寒怀李尉,七千里宦返秦川。

不疑平狱资贤母,魏国长年等散仙。

夺我神君胡太酷,民间郁抑几时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十字碑

有吴延陵君子墓,碑字雄伟径尺大。

辞约意博鲁史笔,品题迥出风尘外。

或疑圣辙生平未至吴,安得亲自铭其巅。

又疑字大不容简,更难千里驰邮缄。

小儒立论好苛细,纷纷聚讼各殊异。

不然碑果属赝鼎,胡为约章微显辞渊懿。

一夕风雷断复接,不教红羊蚀残劫。

字青石赤摩穹窿,一抔黄土森马鬣。

形式: 古风

三高祠

滩名钓雪桥垂虹,三高曾此托高踪。

霸越功成变名姓,偶思鲈脍因秋风。

更有自号天随子,茶灶笔床居甫里。

三贤出处有后先,要之各自全其天。

亮节清标足互映,千秋能识巢由性。

湖波湛湛绕祠前,令人洗得名心净。

谁其图象石虚道,谁其建堂赵伯墟。

至今我欲瓣香爇,低徊往复更踟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