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夏午觅睡

消暑展桃笙。五尺琉璃石上横。

问到睡乡才入境,心惊。度枕松风恰一声。

倦耳付深扃。莫使松风唤得醒。

分付童儿闻剥啄,休听。也向槐安国里行。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鉴赏

这首《南乡子·夏午觅睡》由清代诗人陈世祥所作,描绘了夏日午后寻求片刻宁静与睡眠的情景。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夏日午后的静谧与内心的渴望生动地展现出来。

“消暑展桃笙”,开篇即点明了夏日消暑的主题,桃笙是古代一种用于纳凉的竹席,通过展开桃笙来消暑解热,营造出一种清凉舒爽的氛围。

“五尺琉璃石上横”,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雅,五尺长的琉璃石横置在地面上,琉璃的材质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增添了几分华贵与神秘感。

“问到睡乡才入境,心惊”,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梦境的意象,将寻找睡眠的过程比喻为进入梦乡,而“心惊”则可能是对即将失去清醒状态的轻微担忧或期待。

“度枕松风恰一声”,描述了在枕头上感受到的松林间微风吹拂的声音,这声音恰到好处,既不喧闹也不沉寂,正好符合寻求宁静的心境。

“倦耳付深扃”,倦怠的耳朵被深深地关闭起来,意味着彻底放下了外界的纷扰,进入了完全的静默之中。

“莫使松风唤得醒”,表达了对松风的尊重和对宁静的珍惜,希望外界的声音不要打扰这份难得的宁静。

“分付童儿闻剥啄,休听”,吩咐童仆听到敲门声时不要打扰,体现了对内心宁静的维护和对外界干扰的排斥。

“也向槐安国里行”,最后以一个典故结束,暗示在寻求睡眠的过程中,仿佛进入了梦境般的槐安国,这是一种对短暂休息后精神恢复的乐观期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日午后的宁静与内心的渴望,以及对短暂休息的珍视与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160)

陈世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

怪来春、不和人聚。知道将归,收拾花同去。

可怜全学薄情郎,处处园林留不住。

只有蝶儿相顾。几多落花犹护。

也应念着寂寥人,时尝一到帘前路。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醉落魄.江上大风

一轮明月。正照得、云山如雪。千里长江流不竭。

扣榜而歌,多少人兴灭。飘零半世馀长铗。

醉来自把新诗说。狂呼惊起蛟龙蛰。

掀倒青天,谁是英雄者。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小重山.宫词

铜辇音稀梦未真。笙歌他院落、总君恩。

金钗画月过黄昏。凭谁伴、罗袖见秋痕。

眉淡不堪颦。流苏还自下、倚香茵。

隔花宫漏悄无闻。箫局火、香尽也难温。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踏莎行.简杨赤文兄弟

书簏堆愁,酒痕成泪。风光只解供憔悴。

古之贫者是何人,锦囊佳句来驴背。

是此生涯,尽多况味。蠹馀鼠剩难教废。

今之贫者是何人,与君共拟诗瓢醉。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