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睡燕

营罢新巢,王谢堂前,午风正微。

为春光澹宕,也如人倦,余寒料峭,懒逐鹃啼。

学得鸳鸯,迷他蛱蝶,交颈雕梁暂息机。

酣眠好,喜纤尘不动,稳称双栖。梦中犹自交飞。

怪海国、冥冥顷刻归。

想乌衣巷口,旧游恍惚,昭阳殿里,往事依稀。

掠水还惊,蹴花终幻,可似邯郸去路迷。

帘栊畔,被鹦歌唤醒,怨煞斜晖。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沁园春·睡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燕子休憩图。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燕子在春光中慵懒的姿态与环境的静谧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开篇“营罢新巢,王谢堂前,午风正微”,点明了地点和时间,燕子刚刚筑完新巢,在王谢堂前享受着午后的宁静微风。接着,“为春光澹宕,也如人倦,余寒料峭,懒逐鹃啼”几句,通过春光的柔和与寒意的残留,形象地表现了燕子的慵懒与悠闲,仿佛它们也感受到了春日的慵懒与寒意。

“学得鸳鸯,迷他蛱蝶,交颈雕梁暂息机”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燕子比作鸳鸯,与蝴蝶嬉戏于雕梁之上,短暂地放下忙碌的生活,享受片刻的宁静与和谐。

“酣眠好,喜纤尘不动,稳称双栖”则进一步描绘了燕子在春日阳光下酣睡的场景,周围环境的平静与燕子的安宁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画面。

“梦中犹自交飞,怪海国、冥冥顷刻归”这一句,巧妙地将燕子的梦境与现实联系起来,想象燕子在梦中仍与伴侣飞翔,却突然意识到自己身处异国他乡,这种反差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想乌衣巷口,旧游恍惚,昭阳殿里,往事依稀”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燕子似乎在回忆过去的飞翔之旅,既有甜蜜也有淡淡的哀愁。

“掠水还惊,蹴花终幻,可似邯郸去路迷”这一段,以燕子掠过水面的惊动与踏碎花瓣的幻象,以及对邯郸道上迷失方向的联想,暗示了生活的瞬息万变与不可预测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与迷失之间微妙平衡的思考。

最后,“帘栊畔,被鹦歌唤醒,怨煞斜晖”一句,以鹦鹉的歌声打破了燕子的宁静,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帘幕上,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燕子在这一刻被唤醒,心中或许充满了对新的一天的期待与不舍。

整体而言,《沁园春·睡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燕子在春日中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人生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3)

王一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百字令.马缨花

柔条翠葆,看纷披似剪,垂垂芳树。

暮卷朝舒如有约,好傍小窗清暑。怯不禁风。

娇宜泫雨,似有浓香度。新秋近也,繁花忽绽千缕。

绝似揉碎红丝,带将晓露,缀向枝头去。

是叶是花浑不辩,只辩淡红攒处。

弱线空牵,同心欲绾,爱煞停针女。

拈归绣阁,几回错认绒吐。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水调歌头.中秋夜有怀张二凤皋京师

天上玉轮满,露气桂丛浮。

举杯劝影忽忆,之子别三秋。

想见长安独客,羞向朱门裾曳,遥夜看吴钩。

一样对清景,回首思悠悠。记少日,潘杨戚,竞风流。

文坛夺帜,只道联步上瀛洲。

叵耐姮娥不爱,偏显晶光此际,两地照离愁。

何处管弦沸,扶醉上琼楼。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如梦令.秋夜

纤月一钩凉宇,夜色凄清如许。

纨扇乍捐时,触著别离情绪。无语,无语。

坐看隔河牛女。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浪淘沙.芦花

浑似雪漫漫,遥扑江干。赚他雁阵落无端。

枫叶霜红相问好,画出秋寒。深处粉云般。

惯耐风湍。收纶时宿钓鱼船。

只恐骚人头易白,冷眼愁看。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