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君入空台去,朝往暮还来。
我入泉台去,泉门无复开。
鳏夫任系职,稚女未胜哀。
寂寞咸阳道,家人覆墓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离别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诗人通过设立两个台——空台与泉台,来象征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或精神世界。君行走在空台之间,自由自在地出入,而我则陷于泉台,泉门关闭,意味着某种困境或束缚无法摆脱。
诗中还出现了“鳏夫任系职,稚女未胜哀”一句,这里鳏夫和稚女代表的是老人与年幼的孩子,他们分别承担着工作的重负和对失去亲人的哀伤,但都力不从心。这两者既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也深化了诗中的离别之痛。
最后,“寂寞咸阳道,家人覆墓回”一句,则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悲凉的氛围。咸阳道为空旷无人的街道,家人则在为逝去的亲人掩埋墓地,这种场景不仅强化了离别之情,也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宿命与无常。
诗歌通过对比空台和泉台,以及描绘日常人物的情境,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在世间,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道路和命运,有的人能自由行走于世界,而有的人则被困于某种状态,无法挣脱。这种对比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生活体验。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嫁得梁鸿六七年,耽书爱酒日高眠。
雨荒春圃唯生草,雪压朝厨未有烟。
身病忧来缘女少,家贫忘却为夫贤。
谁知厚俸今无分,枉向秋风吹纸钱。
可怜风景浙东西,先数馀杭次会稽。
禹庙未胜天竺寺,钱湖不羡若耶溪。
摆尘野鹤春毛暖,拍水沙鸥湿翅低。
更对雪楼君爱否,红栏碧甃点银泥。
贺上人回得报书,大誇州宅似仙居。
厌看冯翊风沙久,喜见兰亭烟景初。
日出旌旗生气色,月明楼阁在空虚。
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馀杭尽不如。
閤中同直前春事,船里相逢昨日情。
分袂二年劳梦寐,并床三宿话平生。
紫微半畔辞宫阙,沧海西头对郡城。
聚散穷通何足道,醉来一曲放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