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龟龄校书梅花(其一)

底处冲寒欲放梅,柴门雪压为伊开。

酸风不管攲纱帽,冷艳终朝粲玉杯。

尚觉西湖三径远,先吹东阁五言来。

一枝入眼君须惜,莫遣高楼怨笛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梅花傲寒开放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独立绽放的坚韧品格。首句“底处冲寒欲放梅”,以问句形式引出主题,仿佛在询问何处的寒风中,梅花正欲绽放,营造了一种期待与好奇的氛围。接着,“柴门雪压为伊开”一句,通过“柴门”和“雪压”的意象,不仅描绘了环境的严酷,也暗示了梅花在逆境中绽放的勇气与坚持。

“酸风不管攲纱帽,冷艳终朝粲玉杯”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凛冽的寒风比作“酸风”,它不顾及梅花的姿态,却也衬托出了梅花的冷艳之美,如同玉杯中的佳酿,令人赞叹不已。这里不仅赞美了梅花的外在美,更寓意着内在的高洁与坚韧。

“尚觉西湖三径远,先吹东阁五言来”则进一步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将梅花与西湖、东阁等自然与文化景观相联系,既体现了梅花的地理位置之远,又暗示了其精神品质的深远影响。梅花虽远,但其精神却能穿越时空,影响着人们的心灵。

最后,“一枝入眼君须惜,莫遣高楼怨笛催”表达了对梅花的珍惜之情,劝告人们不要让高楼上的怨笛声催促梅花凋零,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保护。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更蕴含了对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精神的颂扬。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龟龄校书梅花(其二)

朔风吹雪障江梅,不著诗攻不解开。

正恐与花无半面,胡然有意及三杯。

清凉怕逐炎炎去,澹泊曾参的的来。

祇向茅檐露消息,华堂虚费管弦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赠杨都运持节夔路

帝城祖帐溢千夫,又遣星轺下蜀都。

春昼预知看衣锦,秋风可但为思鲈。

北方泉货须留地,他日车轮剩结蒲。

万里未应怀别恨,与君元不隔江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次韵黄虚中春怀

杏园桑陌草连空,点点残红溅晚风。

篱落喜闻营细柳,烟尘徒尔隘新丰。

不因宣室咨梁傅,安得朝廷知弱翁。

他日淮肥惊鹤唳,金龟似斗合须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建王雪

春风剪水出云来,著处为花是有才。

柳絮压盐知句丽,银杯逐马看朝回。

已开谢砌俱堆玉,不信何郎只咏梅。

梁苑词华萃文杰,笑渠楚国赋阳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