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皇帝处分手札御书赞

于赫炎图,真主勃兴,人文其昌。

天开神机,海岳洗氛,龟龙发祥。

明明庙谟,麾指变更,著于宸章。

十行之颁,六合驿行,动罔不臧。

片幅所传,神护鬼呵,积于缣缃。

笔纵墨浓,奇正迭参,芸阁之藏。

臣传此札,字体静严,意态斋庄。

或指以疑,臣谓不然,各适所当。

前朝大臣,帝心所祗,理异寻常。

岂以军书,龙战鹰扬,而可比方。

或敬而咨,或召而亲,都俞岩廊。

帝心所形,帝札所存,默寓弛张。

璆琅鸣琚,佩玉以趋,韬锋敛铓。

辟阖坤乾,风霆云烟,万世所望。

意其当时,左右拱承,日思赞襄。

君臣同心,始于一堂,以达八荒。

后三百年,来瞻奎躔,犹知激昂。

有伟副车,承平之储,印以含光。

劫火洞昏,玉躞金题,犹识褾装。

于昭帝图,诏于后昆,不愆不忘。

惟天纵之能,惟心之亨,惟断之刚。

臣得其真,宝以昭之,冠于百王。

形式: 押[阳]韵

翻译

在热烈的图腾下,真主兴起,人文繁荣。
上天开启神妙,海洋山岳洗净乌云,龟龙显现出吉祥。
清晰的庙堂策略,指挥变革,写入皇家文献。
颁布的法令,传播到四方,行动无不妥当。
一纸流传,神灵守护,珍藏在丝织品中。
笔触豪放墨色浓厚,奇妙与正统交替,藏于图书馆。
臣呈上这封信札,字体静雅庄重,表达恭敬之意。
有人疑惑,臣认为不必,各有其恰当之处。
前朝重臣,深得皇帝敬重,他们的理性和常人不同。
怎能将军事文书与龙争鹰击相提并论。
有人尊敬咨询,有人被召见,皆获皇帝肯定。
皇帝的心声和旨意,无声中展现张弛之道。
佩戴璆琅玉佩,收敛锋芒,治理天下。
从乾坤开辟,风云变幻,期望万世传承。
想当年,群臣辅佐,每日思考如何辅佐国家。
君臣一心,从一堂开始,扩展至四海。
三百年后,人们仍感激动,仰望奎宿轨迹。
有伟大的副手,储君平和,印玺含光。
即便劫火焚烧,玉带金文,仍记得其装帧。
显明的帝图,留给后世,不遗漏不忘却。
天赋予的能力,人心的通达,决断的刚毅。
臣得以领悟其真谛,以之为宝,超越百王之上。

注释

赫炎图:热烈的图腾象征。
真主勃兴:真主(对特定宗教而言)兴起。
人文其昌:人文发展繁盛。
庙谟:庙堂策略。
宸章:皇家文献。
十行之颁:颁布的法令。
片幅:一纸。
神护鬼呵:神灵守护,鬼神敬畏。
芸阁:图书馆。
奎躔:星象中的奎宿轨迹。
副车:储君。
印以含光:印玺含蓄光芒。
劫火:灾难中的大火。
惟天纵之能:天赋予的能力。
惟心之亨:人心的通达。
惟断之刚:决断的刚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中国历史上某位太宗皇帝的手札御书的赞美之作。诗人首先描绘了皇帝的威严兴起,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接着,他歌颂了神明庇佑和皇帝的睿智决策,以及手札中蕴含的深远意义,指出其传播广泛且受到尊崇。皇帝的手迹被赞誉为静严有度,体现了他的庄重与智慧。

诗人强调,这并非普通的军事命令,而是皇帝的内心世界和治国策略的体现,具有独特的地位。无论是敬仰咨询还是直接召见,皇帝的手札都传达出深沉的领导力和灵活的治国之道。手札中的文字如璆琅鸣琚,象征着权力与威严,同时又收敛锋芒,展现出平衡与谦逊。

最后,诗人将皇帝的手札视为国家的基石,期望它能长久流传,激励后世。皇帝的智慧和决断力被视为超越常人的特质,而这份手札则被珍视为百王之冠,彰显了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整首诗充满了对太宗皇帝的敬仰和对历史遗产的崇高评价。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王洽永嘉帖赞

瑞牛出谷,既秉金箓。短辕逐犊,池凤是续。

栖梧食竹,葩奇韵馥。在此宝轴,手不可触。

神观玉立,宛若在目。恍其展读,乌衣之曲。

形式:

王敏节欢喜帖赞

秦火燎原,衣冠涂炭。绕指之柔,出乎百锻。

如公之刚,犹死忧患。时欤命欤,一览三叹。

形式:

王献之洛神赋帖赞

庆云绚彩,河汉萦之。列星垂天,日月明之。

先民授能,维圣成之。英英后先,畴其胜之。

有晋大令,父而兄之。一门擅奇,世共称之。

小楷之传,抑更精之。芝灵葩奇,杳莫名之。

赐书官奴,既准绳之。洛神出蓝,而复青之。

阅几何年,劫火经之。鬼神护持,莫凭凌之。

煌煌炎图,帝中兴之。严除清厢,又南荣之。

翰权墨衡,千古程之。神览睿藻,二难并之。

一真既藏,大训形之。流秘下方,万目惊之。

或轶或传,式经营之。十阅岁华,迄克膺之。

竭橐以酬,尚或矜之。恍然旧观,缄且縢之。

有炜庙瑟,天球鸣之。鄙俚混淆,敢曰声之。

金籥玉笺,谨毖扃之。咨尔子孙,思供承之。

形式:

王廙问安王秋二帖赞

摹法之精,必验以真。我见枣刻,已同似人。

启以楷书,告以章草。情敬之分,于此焉考。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