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桐阴湿,竹声乾。疑雨疑晴独凭阑。
十丈尘消天欲淡,一封书到雁初寒。
这首《捣练子·喜秋》由清代诗人许嗣隆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特有的宁静与喜悦的画面。
“桐阴湿,竹声乾。” 开篇以桐树的湿润和竹叶的干燥,营造出秋日清晨的独特氛围,湿湿的桐阴与干爽的竹声相互映衬,给人以清新之感。
“疑雨疑晴独凭阑。” 接着写诗人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心中既疑惑是雨后还是晴天,又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孤独,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十丈尘消天欲淡。” 这句描绘了天空逐渐变得淡雅,尘埃散去,展现出秋日天空的清澈与辽阔,仿佛一切都被洗涤得更加纯净。
“一封书到雁初寒。” 最后一句,诗人收到一封书信,恰逢大雁南飞的季节,初寒之际,书信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温暖的消息,也象征着远方的思念与关怀,增添了诗中的情感深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秋日的喜爱与感慨,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追求。
不详
游丝飏,何处秋声空外响。秋在人心上。
人比黄花体态,书写簪花字样。生怕沈郎添怅望。
只说侬无恙。
其乐融融,之子之来,足音跫然。
笑东涂西抹,吾凭孤掌;南辕北辙,卿从双肩。
好不可为,富非所望,沽酒探囊尚有钱。
衔杯久,看奇姿鹤立,情话蝉联。年来笔墨周旋。
但字里行閒总未圆。况满篇砂砾,汰洮居后;
九天珠玉,咳吐当前。
白雪无权,黄金有命,食蠹安能便得仙。
卿归矣,这一邱一壑,吾志原坚。
中秋节,记得在昭阳。
万顷水烟涵月影,孤村灯火照秋光。犹侍两高堂。
中秋节,记得在邗关。
水榭涛翻银浪涌,画桥箫歇玉人寒。丙夜不曾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