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携家松底酹虾蟆,椒荔豚肩荐菊芽。
吾父洲中无橘树,与兄庭下有荆花。
和羹莫遂笺边让,破帽无能落孟嘉。
衰老伤怀泪痕冷,年来须鬓白多些。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汪洙所作,名为《九日拜大兄坟》。从内容上看,诗人在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怀着哀伤的心情,去拜祭自己的兄长的墓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家园生活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
"携家松底酹虾蟆,椒荔豚肩荐菊芽。" 这两句通过描述家庭生活的情景,展示了一种平静而温馨的画面。“携家”指的是带着家人,“松底酹虾蟆”则是形容孩子们在松树下嬉戏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天真无邪的气氛。接下来的“椒荔豚肩荐菊芽”则描绘了家中的菜园里种植着椒、荔等蔬果,以及肩负着推荐新鲜菊花的景象,展现出家庭生活的丰富与和谐。
"吾父洲中无橘树,与兄庭下有荆花。" 这两句诗则是对故乡和家族记忆的一种表达。“吾父洲中无橘树”表明了诗人家乡没有橘树,这在当时可能是一种缺失,因为橘树常象征着繁荣与美好。而“与兄庭下有荆花”则是在强调,虽然没有橘树,但在兄长的墓前却有荆花。荆花常被赋予坚韧不拔、蓬勃生长等象征意义,这里可能暗示着对逝去兄长的怀念和纪念。
"和羹莫遂笺边让,破帽无能落孟嘉。" 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在现实中的无力感。“和羹”指的是一种调味品,这里形容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莫遂笺边让”则是在说无法如愿以偿。而“破帽无能落孟嘉”则是一种自嘲,表示自己的才能已经衰退,如同一顶破旧的帽子,无法再有所作为。
"衰老伤怀泪痕冷,年来须鬓白多些。" 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哀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衰老”二字表明了诗人已进入暮年,“伤怀”则是因为思念而心痛。而“泪痕冷”则是在形容眼泪已经凝固,无法再流,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愁。末句“年来须鬓白多些”更是直接点出了诗人因时光荏苒而感到的悲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场景的描绘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家庭记忆以及个人的无力感的深刻感悟。
不详
农夫只合老山林,辜负时卿一寸心。
老矣不堪持手板,死时何用覆斜衾。
有人称善名非细,对客无惭乐最深。
回首暮云天黯淡,谁能更听伯牙琴。
芙蓉红晚对高轩,何日论文共一尊。
祇作古诗十九首,不消柱史五千言。
一声南雁霜华重,连夜西风木叶翻。
自叹须眉今白尽,复愁友道更昏昏。
春事年年兴不穷,野塘冰泮雪初融。
烧痕彷佛草萌绿,树影扶疏梅萼红。
莫恨一生今老大,还知万事本虚空。
饥餐渴饮存吾道,尺雪今年贺岁丰。
亭前诗板有人临,公去知谁续好吟。
忽有名人留七字,竞传高价值千金。
曾扶诸老开皇极,终使微身坠众阴。
两岫至今愁不展,此言应当老师心。